【游永福散文雨】

書香墨香永遠香──淡水啊淡水


    今日在華副,意外看到鍾淑貞小姐的大作〈暮訪淡水〉與我的小詩〈沿著鳳凰木紅紅的河堤〉同時刊布,心緒不禁為之一震,因為「淡水」這個地名,強烈吸引了我的目光。淑貞小姐對今日進步的淡水,只幾筆帶過,著墨較多的是十餘年前古樸的老淡水,更多的則是令她懷念不已,那親切的老房東。她筆下的英專路,只有書店、自助餐廳、麵店、有院落的紅磚屋,以及慵懶的野貓,還三度提及了普門書局。這些影像對我來說,是那麼的熟悉!那麼的令人難忘!真想不到,這些日漸遠去的風景,仍會有人記記掛掛,念舊的淑貞啊還真是個多情妮子。
 

    話說二十一年前,我在淡水開了一家小店,生命中最最精華的十年,我奉獻給了淡水。說「奉獻」,也許誇張了點,但進門的顧客都說我沒銅臭味,不像生意人,倒像一個老朋友。就因為像個老朋友,所以教授也好,幼稚園的小娃兒也罷,我們一樣禮遇。而除了老師和學生,工場勤勞的作業員、醫院親切的護士、國泰青澀的培訓球員、聖本篤修道院和藹的修女、出家莊嚴的老少法師,我們一樣重視,且真心交流,也彼此學習,更互相鼓勵。雖然,我們的小店有夠迷你,擺上兩張板凳後錯身都不太容易,但奇怪的是我們的顧客朋友,常常願意一站幾個小時,與我談佛法論書道,甚至站著吃頓內人拿手的素食簡餐,才欣欣然離去。我這小店啊!一時間倒成了英專路上心靈的加油站。
 

    民國七十一(1982)年,我有幸結識了來自花蓮壽豐的空師父,師父其貌不揚,但心地坦然,智慧滿盈,所以法筵殊勝。他約莫兩個月來淡水造訪一次,總會撥個一、兩日來小店坐鎮,與有緣人激迸智慧的火花,不著痕跡淨化啟迪人心。曾有美籍的摩門教士進店傳教,師父雖只是東部偏僻國小畢業,竟要求教士用家鄉語講一段話,隨和的教士想了一想,隨即開口演說;師父,則直視教士,用心傾聽。教士停下來後,師父道:教士講的是小時候的生活趣事。教士點頭稱是,讓現場的賓客大開了眼界,見識到甚麼叫做智慧。而修道院的徐修女,有一回也與師父照了面,我簡單為兩人做了介紹,寒暄幾句後,師父說要講幾句話給修女參考鑑定,師父講著講著,修女突然眼睛一亮,直嚷:這是真理!這是真理!就這樣,透過空師父,我與更多顧客結下了更多善因緣。小店啊!又成了切磋真理,琢磨智慧的殿堂。
 

    而十一年前,我遭遇了人生的大轉折,含淚離開了淡水。從此,不太敢碰觸「淡水」這兩個沉重的字,因為這兩個字啊老令我百感交集。在離開淡水九年之後,我不得不重返淡水,因為前老丈人辭世,於情於理,我都該帶著唯一的兒子前來相送。終於再度踏上常常入夢的英專路,在燈火輝煌裡,在人潮穿流中,我尋尋又覓覓,忽覺好陌生,一時間思緒噴湧,不禁淚如雨下……


    一個轉彎之後,終於來到了原德路,擦乾眼淚的我,對著前姨子慨歎:整條英專路都變了!都沒有人認識我了!
 

    「不是沒有人認識妳,是你不認識別人了!」反應敏捷的姨子如是回答,我聽了嚇一跳!可不是!都離開九年了!時間不停推移,事物一直變化,人來復人往,我們啊又能奈何!只是只是,我不免納悶,老淡水之美將何處尋覓? 
 

    如今,拜讀了淑貞小姐的大作「暮訪淡水」,我終於確定,只要還有人在意,只要還有人記掛,這古樸的淡水啊依然會存在,山野也不減蒼翠,水田依然為山為雲為飛鳥鑑照,老房東依然親切,聖本篤修道院的鐘聲依然清亮;而英專路上,充滿智慧與真理的普門書局,依然會飄蕩淡淡的書香與墨香…… 

發表於民國八十八(1999)年912《中華日報˙中華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