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福的台灣文化底蘊】

甲仙區行政區劃與建置沿革

置頂照片:民國五十七年三月甲仙街區空照圖

 1、         整個甲仙區,原屬內攸社(今南鄒族)領域,清康熙六十一(1722)年,即有居住礁吧哖(今台南市玉井地區)的大武壠頭社人移居本區的記錄。約於乾隆九(1744)年,大武壠頭社與加茇社人分別在本區聚居,形成了八個聚落;屬大武壠頭社的有:阿里關、薑黃埔、四社寮與甲仙埔四個聚落,屬加茇社的則有公館、芎蕉腳(今田寮)、大丘園與瓠仔寮等四個聚落。

 2、         乾隆五十二(1787)年以前,本區屬諸羅縣管轄,以後,屬嘉義縣(因諸羅縣城民眾協勦林爽文反官份子有功,事後乾隆皇帝嘉其忠義,特賜名「嘉義」)。

 3、         道光十五(1835)年起,行政區劃調整,本區改隸台灣縣管轄。四社平埔社群的另兩社──蕭厘社與芒仔芒社,也因婚嫁、入贅與土地買賣關係進入本區生活。

 4、         同治初(1862)年起,本區所屬縣名仍為台灣縣,里名為「善化里西保內中股大武──這是截至今日為止,台灣最長又最特別的里名了。

 5、         光緒十三(1887)年起,本區改隸安平縣管轄,里名不變。

 6、         光緒十四(1888)年起,本區里名更改為「楠梓仙溪東里」。

 7、         日治明治291896)年83起,本區所屬署名為「蕃薯寮撫墾署」,庄名為「楠梓仙溪東庄」。聚落有阿里關、薑黃埔、四社寮、甲仙埔、頂公館、下公館、芎蕉腳、大丘園、瓠仔寮。

 8、         明治31(1898)618起,本區所屬縣署名為「台南縣蕃薯寮辦務署」,庄名不變。聚落亦相同。

 9、         日治明治331900)年1113起,本區所屬縣署名仍為「台南縣蕃薯寮辦務署」,里名回復為「楠梓仙溪東里」,街庄名有阿里關庄(含阿里關、薑黃埔、四社寮、甲仙埔)與大丘園庄(含頂公館、下公館、芎蕉腳、大丘園、瓠仔寮與今台南市南化區的平林、溪東)兩個。

 10、     日治明治341901)年1119起,本區所屬廳名與支廳名為「蕃薯寮廳山杉林支廳」,里名不變,街庄名改為區,區名為「阿里關區」,下含阿里關庄與大坵園庄。到了明治三十七(1904)年,阿里關庄出現「小林」之新地名,屬該庄第三保。)

 11、     明治391906)年515起,本區所屬廳名與支廳名為「蕃薯寮廳阿里關支廳」,里名不變,區名亦同。

 12、     明治421909)年1023日起,本區廳名與支廳名為「阿緱廳阿里關支廳」。明治431910)年118起,阿里關支廳因與同廳的「阿里港支廳」語音太接近,且支廳所在地的甲仙埔,因製腦產業蓬勃發展,政經地位益顯重要,所以支廳名正名為「甲仙埔支廳」,里名不變,區名則同時調整為「甲仙埔區」。

 13、     大正9(民國91920)年727起,全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本區州郡名為「高雄州旗山郡」,街庄名為「甲仙庄」,大字分為東阿里關(含小林、阿里關、薑黃埔、四社寮、甲仙埔)與東大坵園(含頂公館、下公館、大坵園、瓠仔寮)。

 14、     台灣光復,民國351946)年120日起,縣區名為「高雄縣旗山區」,鄉名為「甲仙鄉」(194511191946119仍稱「甲仙庄」),村名為東安村(鄉治甲仙埔的和安街以東,含過溪仔、油礦、山內埔、崩坪坑、乾埤堀、廍亭山)、西安村(鄉治甲仙埔的和安街以西,含滴水、雞母窩、桶盤淺、四社寮)、大田村(含公館、田寮、大坵園、牛百葉、班芝花腳)、寶隆村(含瓠仔寮、頂埔、不動岩)、關山村(含薑黃埔、溝仔尾、阿里關、內芎蕉、番仔寮、十八彎)及小林村(含北勢坑、錦地、牛寮、五里埔、小林)等六個村。

 15、     民國391950)年816起,縣名為「高雄縣」,鄉名及村名不變。

 16、     民國421953)年715起,縣名及鄉名不變,唯東安村及西安村重新劃分,增設和安村(由東安村今中山路以北,包括過溪仔;及西安村今中山路以北,包括桶盤淺、四社寮等原聚落劃入),總計有七個村。

 17、     民國992010)年1225起,高雄縣、市合併,行政區域更名為「高雄市」,甲仙鄉名變更為「甲仙區」,村也改為里,目前有東安里、西安里、和安里、大田里、寶隆里、關山里及小林里等七個里。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