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497台灣荔枝乾-字      

【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

約翰˙湯姆生與台灣荔枝乾

                                                                  游永福

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的18714月南台灣之行,為台灣留下地景、房屋、植物、人物、住民生活與族群關係等寶貴記錄,成了今日研究台灣的重要資產;惟值得注意的是魏延年編輯,台北信鴿法國書店掛名出版的《從地面到天空  台灣在飛躍之中》一書第42頁,湯姆生還提到了一樣令人疑惑的物產──荔枝乾:

道臺是位長得挺好看的中年人,而且據說他很有管理能力。儘管他很明顯地懷疑我造訪原住民的計劃,還是對我表達了善意;此外,為了答謝我替他拍攝相片,他送了我一小盒茶葉和一些荔枝乾。但可惜的是,茶葉在我抵達香港之前就壞了,不過那些荔枝乾非常好(吃)。

龍眼乾大家都吃過,可說常見,但在《從地面到天空  台灣在飛躍之中》出版的2006年,得見湯姆生的這一報導以前,相信很多人都與筆者一樣,一直未曾品嘗過荔枝乾。為了查證水汁汁的荔枝是否能焙製成乾,乃上網搜尋,卻不見荔枝乾資訊,會不會是翻譯過程出錯?抑或湯姆生在書寫中又有了筆誤?乃趕緊查閱並比對湯姆生的英文原文,「some dried lichees」,沒錯,的確是荔枝乾;這「lichee」,即荔枝的閩南語音譯。文字雖然無誤,卻一直未見眼光敏銳的湯姆生有荔枝乾的相關照片出現。

那麼,在清朝時期的1871年,台灣到底有沒有生產荔枝?甚至多到可以焙製荔枝乾呢?

翻閱乾隆二十八(1763)年完成的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在卷十八物產(二)「草木」單元,有「龍眼顆小味薄,六、七月熟。荔枝皆自內地來……」(頁614)的說法;到了道光元(1821)年鄭兼才增刪的《續修臺灣縣志》,在卷一地志「物產」單元,則有「荔支臺地無之,邑獨種,近皆成林,美不減內地。」(頁52)的記錄。由上開兩本相距58年的方志,我們可知:台灣原本無荔枝,來源都從大陸過來;多量栽植荔枝,則約在清嘉慶後葉,亦即西元1811年左右起,因為荔枝從栽種到收成,約須46年時間;成林,也須在10年之際。

至於《續修臺灣縣志》裡的「邑獨種」之「」,指的即當時的臺灣縣;臺灣縣的稱呼,至光緒十三(1887)年才改為安平縣。成書於光緒二十(1894)年之後的《安平縣雜記》,在「工業」單元,得見「做福員肉司阜:俗名龍眼乾。樹上採下,以火焙之,去殼與核者。名曰『福員肉』」(頁88)的記載,但不見有「荔枝肉司阜(司阜,即「司傅」或「師傅」是也)」、「荔枝肉」或「荔枝乾」的訊息,所以據此我們也可了知:荔枝鮮果在清朝時期,或由於產量有限,產與銷是接近平衡的,亦即無須因價格低迷而加工焙製成乾。就算好年冬盛產,銷售遲滯,需焙製成乾的也有一定的量,不若好栽種且產量極豐的龍眼。再者,焙製過程須先沸水滾燙去青,曝曬23天,再焙製個3天,甚至10天後再焙製一次,好高度脫水而利保存,可說相當耗時耗工,所以不會僅僅為了焙製荔枝乾而來焙製。

由於氣候與緯度因素,台灣南部荔枝,產期是在56月,所以湯姆生吃到的荔枝乾,應是前一年,亦即1870年焙製的。雖然存放將近一年,湯姆生仍有「那些荔枝乾非常好(吃)」(the lichees were very good)的評價,到底,台灣的荔枝乾是呈現什麼樣的口感呢?

前年底,湯姆生檔案的研究進入緊鑼密鼓階段,每一細節都想追蹤與解密,乃再度上網搜尋,荔枝乾竟然出現了資料!原來,是拜麵包師傅吳寶春之賜,20103月,吳師傅以荔枝乾為素材,創作出具有「國家特色」的麵包,獲得世界冠軍殊榮。從此,較少亮相的荔枝乾,終為媒體追蹤報導,也開始為國人接受。

目前,台灣荔枝乾的生產,略具規模的有竹崎、彰化與彰化芬園三地,有的還有國外訂單。荔枝乾的生產會偏在中部,乃因南部荔枝早熟搶佔了市場先機,中部荔枝約晚了一個月,而且量大,常有價格低迷的窘況,焙製成乾乃成了惜物與保值之必須。 

IMG_3508台灣荔枝乾

為了瞭解湯姆生「那些荔枝乾非常好(吃)」的美味口感,筆者特別向生產者張石旺大叔訂購了一批荔枝乾,一者親自品嚐了解,再者好分享新竹影像博物館【邁入禁向之邦】講座的貴賓,三者用來鼓勵參與旗美社大【循著湯姆生足跡˙邁入禁向之邦】課程的所有伙伴。品嚐之後,只覺這些荔枝乾獨具甜中微酸好滋味,大有戀愛覺受,所以都獲好評。

衷心希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2013102發表的荔枝乾新製成技術,在授權商業化應用之後,號稱「可以調節台灣荔枝鮮果供銷,增加國內市場的消費量,更可進一步擴張外銷市場,成為全球化的商品」之遠大理想,真正能達陣,好為辛苦的荔枝農們謀福利;也讓湯姆生一百四十餘年前的讚美,能持續傳揚於世。

 

民國10338同步發表於《中華日報˙中華副刊》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