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王家祖先牌位.jpg

【大武壠族原住民文化側記】之三十

平埔生活區,番、漢情深 / 游永福

臺灣的開拓史,因為多數漢人的進入與經營,原住民族群常有漢化的情形發生,除了生活習慣的調整,母語的流失乃是最為顯著的現象了,平埔族群,便是最常被提起的例子。

原住民可以漢化,那麼漢人可否「入籍變番」呢?

《安平縣雜記》一書,的確有這樣的記載,指述的是漢人來到南仔仙溪與荖濃溪兩溪流域之後,因與該地的原住民四社平埔社群(即「大武壠族」),共同生活,而入籍為平埔族群的情形。只是,平埔族群一般都無族譜下傳;漢化後雖然也有安設公媽牌位,但是公媽牌位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打開來一睹其詳,尤其是外人,所以,要找到入籍變番的實例,若非因緣具足,門都沒有。

民國百(2011)年的318早上,最具歷史性的一刻終於出現了,就在甲仙、杉林與六龜等四社平埔社群生活區,筆者就讀小學時的王同學,在請示祖先之後獲允許打開牌位,讓我們見證了漢、熟之間的轉折,只希望,這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後一例。

王氏家族,依一世二十五年推算,是在清道光三十(1850)年左右,從大陸來到臺灣,來臺第五世成員王同學,曾看過已失落的先人紙本原居地記錄,是寫為「梅縣」,只是,有幸進行祖先牌位內容檢視時,牌位正面上方的橫書原居地,竟是寫為「詔邑」,內部記載卻又是「福州縣新丁庄」;然而,王家的日本時代戶籍,種族欄是註記為「熟」。

這「熟」字,即平埔族群是也;梅縣,即廣東梅縣,屬客家縣份;詔邑,即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也是客家為主縣份;福州縣,則是福建省福州府之誤,語言,則是與閩南語(即「鶴佬話」)不同的福州語或地方話──這麼複雜的景況,正顯示清朝時期進入本區的客家鄉親,確實不易追查;但是也印證了《安平縣雜記》所述「均閩、粵人入籍變番者」的情形確實存在。

閩、粵人士會入籍變番,《安平縣雜記》指述:「迨後年久月深,有閩人到社為番婦贅婿者,亦有番民娶閩、粵各女為妻者,彼此婚配生傳,不分氣類。凡屬閩、粵男女各有姓氏,生傳嗣續,自從父母之姓。由此以來,故現在四社番各莊無姓不有。考其實在,若是番族脈絡,只潘、金、劉三姓為正派;外此別姓之番,概非四社番之血脈,均閩、粵人入籍變番者。

這「四社番」即指四社平埔社群,生活區位處內山地界,交通不便,生活清苦,閩、粵人士卻願意委屈進入通婚,會是本身經濟條件更差嗎?而這一「凡屬閩、粵男女各有姓氏,生傳嗣續,自從父母之姓」的記錄應該說明,一般都是通婚後生下的子女,幾個傳承父姓幾個傳承母姓,以各自延續香火。若只生一個,就必須兩傳了,兩傳之後,再由孫輩分別傳承阿公與阿嬤兩家的香火──這在南仔仙溪與荖濃溪兩溪流域,很普遍。

長期下來,原住民四社平埔社群生活區,番、漢兩個族群經過通婚、傳承與生活,已經番中有漢,漢中有番,無分你我一家親,且情深至極,可說為臺灣型塑了族群良性互動的難得典範。

民國百零五(2016)年9月2日同步發表於《中華日報˙中華副刊》(2022-07-15潤修)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