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福的台灣文化底蘊】

為一座山命名
 
──發現製酒文化  

    台灣多山,但山名,不出兩個類型,即原住民語山名與漢語山名。原住民語山名,多屬高、中海拔山,如八通孤阿那山﹙鄒族語,即玉山﹚、奇萊山和庫哈諾辛山等皆是,這是因為山區多是原住民居住或狩獵的區域。漢語山名,則高、中、低海拔各山皆有,如玉山、烏山、廍亭山和熬酒桶山等皆是,這正顯示:漢人的腳步已達到或接近此地,甚或已有漢人在此居住了。當然,在漢人未進入之前,每一座山大多已有名字,只是多已無存;而漢人初來乍到,依自己的觀點為生活區的山命名,亦是無可厚非的──此舉,卻常為後人留下探索先民早期生活的保貴線索哩! 

台灣的熬酒桶山
 

    為一座山命名,的確是一門大學問,且以「熬酒桶山」山名的探索過程為例,做一分享。 

    據筆者近幾年的查考,清朝史料裡,台灣全島由北而南,總計已發現五座熬酒桶山。《淡水廳志》提到兩座,《彰化縣志》提到一座,《鳳山縣采訪冊》提到一座,甲仙這一座,是出現於嘉慶六(1801)年,出自《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為何,山會以「熬酒桶」為名呢?《彰化縣志》及《鳳山縣采訪冊》皆指出:「山頂圓形,形似熬酒桶,故名。」──無疑,這是以器物形狀取名的例子。只是,山頂圓形我們容易懂,「熬酒桶」則不知為何物了!由於是與酒有關,特詢之於酒廠,竟皆不知所以然!

熬蒸橡木酒桶 

    在兩年的探索尋思過程裡,一度以為熬酒桶是橡木酒桶之類,因為木製酒桶在製作完成後,須經熬蒸程序方可使用,原因有三:其一、有殺菌消毒之功。其二、可使桶壁更形密合,以減少酒氣耗損。其三、可蒸淡木材所含成分,讓儲存其中的酒,木材味不致太過強烈,才不會影響口感。只是,橡木酒桶的頂部都是平的,這當然與史籍所述不合。

發現製酒文化 

    又深入暸解後,才知榖類酒品的產製,須經蒸餾程序來取酒──這一訊息讓我興奮莫名!繼續探索下去,答案終於揭曉:「熬酒桶」,乃早期穀類酒品的蒸餾桶是也!蒸餾桶的頂部是採圓弧形設計,因形狀與天同,所以有個特別的名稱,就叫「天鍋」。早期或因陋就簡,或靈感來自煮菜時的鍋蓋,當掀開鍋蓋並略加傾斜時,便會看到凝聚的水液從傾斜的一側流下。也因此,在熬酒桶天鍋的傾斜側,乃有引流管的設計,以承接向下滴流的酒液。而在蒸餾的過程,置放於熬酒桶鍋中的酒糟一滾開,便須調整火侯,以文火慢慢來熬煮,酒糟才不會燒焦──有了這道熬煮的工序,「熬酒桶」之名便出現啦! 

    要附帶一提的是:熬酒桶天鍋其後有了更進步的設計,即向上的圓弧顛倒了過來,就像灶上或爐上的炒菜鍋一樣,鍋內,則有冷水流動,從此鍋底冷卻酒氣的效率更為提升。

訛傳、雅化與簡化的考驗 

    春去秋來,一代傳過一代,《彰化縣志》所提位於台灣中部的這座「熬酒桶山」,如今已訛傳為「五酒桶山」;甲仙的這一座也訛傳為「吳酒桶山」,甚至加了個「頭」字,而成了「吳酒桶頭山」矣──這種無心的意外轉變,讓我在進行「先民為一座山命名」的探索過程中,橫遭誤導,而增加了不少難度;亦思及日治大正九(民國九,1920)年台灣地名的雅化(如葫蘆墩改為豐原,礁吧哖改為玉井),還有民國五十一(1962)年台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的河川、溪流名稱簡化(如大嵙崁溪改為大漢溪,南仔仙溪改為旗山溪),前後兩次的強制作為,倒像是兩座無形的陡峭高山,正嚴厲考驗著文化新手,試圖翻越的毅力與耐力是否足夠?

附記: 

    熬酒桶山,乾隆元(1736)年初名「甲仙山」,嘉慶六(1801)年又名「熬酒桶山」,日治初期出現了「鹿鳴山」新名;日治大正四(1915)年,礁吧哖抗日事件時,有六位帶頭烈士命喪此山,所以又多了「六命山」之名;民國五十七(1968)年,省府主席黃杰巡視南橫公路闢建工程,將「命」字換成了「義」字,以慰烈士英靈,所以本山,總計有五個名字。

發表於民國九十六(2007)年122日 《中華日報˙中華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