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PNG

【游永福臺灣文化底蘊】

一顆木頭印章及其他

民國1042015)年83日,甲仙國小淑女主任來電話,說由於準備新、舊校長交接,盤點櫃子物品時發現早期文物,特邀請筆者過來看看。

第一樣文物,是「Lion謄寫版用鐵筆」組合,日本製的。打開筆盒,只見兩枝鐵筆與13個筆頭──此乃早期油印用途的刻字與畫線工具,只要將蠟紙置放於鋼板上,接著以鐵筆在上頭刻字或畫線條,處理好的蠟紙就可以用來油印了。就學校來說,印的大多是授課補充教材、考卷或通知書之類。雖然這一鐵筆盒子沒有標示年代,但網路搜尋比對之後確知最起碼是日本昭和年間的文物。

第二樣是「小量秤」。這小量秤類似中藥房小藥秤,秤桿長度為22.5公分,裝於扁形木製盒子之內,木盒長度為27公分,底部最寬處為8.5公分。在木盒的倒葫蘆形位置,由上而下有典雅工整的毛筆楷書字跡,右書:大正三年一月十四日,中書:甲仙埔小學校,左書:價格一、七○○──這大正三年,即1914年,亦即是購置超過百年的文物了;物品購置日期與價格都慎重書寫註記,連所屬單位也明確標示了,說明承辦人員對於校方器物的管理相當重視。

第三樣是「甲仙尋常小學校」木頭印章。印面的長寬為6公分見方,高度為6.5公分。仔細檢視,印面上頭由上而下的「甲仙尋常小學校」三排隸書陽刻文字,左下與右下最後一個字都被挖除了,這,會是出了甚麼狀況呢?

依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日本時代的明治四十(1907)年419日,「蕃薯寮廳允許甲仙埔設置蕃薯寮公學校分校」,到了同年1231日,「就學兒童已有內地人、本島人及蕃人子弟四十餘名」了,亦即當時甲仙埔分校是日本人、臺灣漢人與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群兼收的。又依據《曾國明碩論》考據,到了大正十(1921)年41日,分校獲准獨立,定名為「甲仙公學校」;而明治四十五(1912)年,日本官方另在甲仙埔設立了專供日本子弟就讀的「甲仙埔尋常小學校」,當時學生數為13人(日本子弟分開就讀之後,甲仙埔分校學生數為53人,女生只佔2人);到了大正九(1920)年,因為全臺灣行政區劃調整,所以在大正十年時,甲仙埔尋常小學校更名為「甲仙尋常小學校」。

哦!原來「甲仙尋常小學校」木頭印章挖除的字,左下乃「埔」字,右下即「印」字了,亦即原印文為「甲仙埔尋常小學校印」,共計九個字。或由於山區偏鄉學校更名時為了省錢,印章沒有重刻,只將就將「埔」字挖除;然而,為何會連「印」字也一併去除呢──這就有待高人追蹤了。而小量秤上頭,這一大正三年書寫的「甲仙埔小學校」校名,名稱中有「甲仙埔」三個字,說明是行政區劃調整前的地名稱呼無誤;且又有「小學校」而不是公學校,顯然是「甲仙埔尋常小學校」的簡稱。

日本子弟學校所屬少了兩個字的「甲仙尋常小學校」木頭印章,還有淑女主任好奇當時會做何用途的「小量秤」,以及早期老師用心一筆一畫工整書寫教材來傳道授業的「Lion謄寫版用鐵筆」組合,為何會出現在甲仙國小,亦即出現在日本時代的甲仙公學校呢?

追蹤甲仙公學校與甲仙尋常小學校的沿革,在大正十五(1926)年之前,兩校各置校長,之後或考量節省人事開銷,大正十五年至昭和五(1930)年,校長同為日本人桑原十郎;昭和六(1931)年,為細川隆顯;昭和七(1932)年至昭和八(1933)年,為石垣用房;昭和九(1934)年至昭和十五(1940)年,為新納時美。到了昭和十六(1941)年四月一日,因日本官方積極推動皇民化政策,甲仙公學校與甲仙尋常小學校改制並合併為「甲仙國民學校」,亦即日本人、臺灣漢人與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群不分你我,都在一起上課,校長為今井昆二,任期至民國三十四(昭和二十,1945)年光復接收為止。

由於兩校有了同一校長的因緣,接著又合併為一,三樣日本時代的文物乃能匯聚一處,而為有心的老師們保存至今,見證當時教育人員的辛勞與山區偏鄉學校的處境,以及兩個時代教育人員對文物的重視。

民國一○五年114日同步發表於《中華日報˙中華副刊》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