笱合併-標示.PNG

【大武壠族原住民文化側記】之三十一

公廨裡的笱〈甲仙導覽員筆記〉 / 游永福

「請問各位貴賓:綁在公廨將軍柱的竹籠該怎麼稱呼?有何用途呢?」今日,引導貴賓來到小林公廨的導覽員,反其道而行,對著公廨裡大口窄頸綁有花環與色布的竹籠提問,還連問了兩個問題。

「這個竹籠,閩南語,亦即『鶴佬話』叫做『』,用來捕魚,對吧?」一位貴賓搶著回答,應該是住過鄉下。

「真厲害!完全正確!那麼請問字該怎麼寫?

「關於『』,檯面上總計有『笴』、『筌』與『笱』三個相關字。『笴』字的使用,最早出自高雄縣甲仙鄉公所的小林平埔夜祭DM介紹文;而或許『笴』字少用,所以閩南語辭典還未查到,在五南出版公司周何總主編的《國語活用辭典》裡,其注音與『葛』字,亦即與『』同,意思為『箭矢之幹為笴』,很顯然與捕魚無關。而『筌』字,多使用於臺灣東部地區,閩南語音為「chhiān」,《國語活用辭典》說明為『捕魚之竹器為筌』。至於『笱』字,閩南語音的確為『」,《國語活用辭典》解釋為『大口窄頸,能進而不能出的捕魚竹籠』,確實是捕魚器具;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在解釋『笱』字時,有『釋義:用竹條編的簍子或籃子。例:魚笱hî-kô(捕魚用的竹簍)、搖笱iô-kô(竹搖籃)』之說明,看來,『筌』字與『笱』字確有一定的關係在,只是閩南語音大有落差,所以,『笱』字是最為貼切的。」貴賓,竟然精要分析回答,證實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說法。

「謝謝您精闢的說明!那麼請您再幫大家介紹介紹,如何用笱來捕魚?」碰到有熟悉議題且是行家的貴賓,導覽員看來是可以輕鬆一下下了。

「通常,都是在下雨過後清理溪流,順流以石頭與草稈將溪流圍堵為V字型,笱,就安裝在V字型尖端,安置好,就可定時來收取漁獲了。」貴賓,也樂得展現自己的生活經驗。

照片(左):荖濃耆老潘平勝以葛藤將笱綁定左側石頭上(王春智,2022-07-01)(右):荖濃耆老潘平勝以葛藤將笱綁定右側石頭上(王春智,2022-07-01).PNG

照片(左):荖濃耆老潘平勝示範以葛藤將笱綁定左側石頭上(王春智,2022-07-01)。(右):荖濃耆老潘平勝示範以葛藤將笱綁定右側石頭上(王春智,2022-07-01)。

「這,的確是聰明的設計。但這樣的捕魚方式,夠大的魚只要進入,因溪水的衝擊力道不小,只能一尾堆疊一尾出不去了!連鰻魚都無法出脫,後果,是還得間隔個一、兩年,甚至三年,小魚才會長得夠大;亦即一、兩年,甚至三年內都無大魚可吃了!」導覽員,點出了用笱捕魚必須面對的困境。

「而笱,竟然會出現在原住民大武壠族群的公廨,還用為祭祀祖靈,亦即祭祀太祖的供具,必然有其深沈緣由。」導覽員接著說。

「緣由,不外兩個:一、因為既然是神聖的祭祀供具,還能再拿來捕魚嗎?二、既然不能拿來捕魚,那麼僻居交通不便山區的原住民大武壠族群,就必須回歸傳統,只用鏢槍或弓箭一次射捕一尾或兩尾成年魚就好,因為唯有節制過日,才能年年有魚啊!」接腔的貴賓點出了他的觀察,令人深省。

「哦!永續精神,竟然早就體現在臺灣原住民大武壠族群先民的日常生活中了。」貴賓們異口同聲回應,且充滿驚喜。

 

民國一○六(2017)年六月二十四日與《中華日報˙中華副刊》同步發表(2020-08-22潤修)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