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姊與永福民國五十八年合照-標示.png

【游永福散文雨】

老姊弟倆話當年

清明時節家族例行聚會,二姊在前一天下午就回到甲仙,由於一大段時間沒見面,話語的水龍頭關也不住,乾脆關上小店門戶一起往郊區行去,好邊走邊聊,也可動一動筋骨。

不讓人接近的hom-hom

走著走著,路邊灌木叢一粒一粒綠色與紅色漿果掩映,讓姊弟倆興奮異常!這一漿果,我們一直以 "hom-hom" 稱之,而直至四年前才知道這原來是原住民大武壠族群的語言。這 "hom-hom" 亦即大家通稱的「刺波」是也,中文名稱則叫做「薄瓣懸鉤子」。會叫「刺波」,顧名思義,乃植株全身莖葉充滿了皮刺與小刺。當然採集果實時常會被刺傷,惟民國五十年間,在物資匱乏的鄉下,我們這些小孩只要有零嘴吃是顧不得那些刺的,亦即被刺也甘願。

只見二姊馬上彎下了腰,在刺波叢中小心翼翼這裡採擷一顆,那兒摘取一粒,我以為這下可以大快朵頤了,二姊卻說要帶回去大姊家分享那些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們,讓她們見識見識我們的兒時好滋味。哦!都一大把年紀了,心裡仍然裝滿小孩,而且是已經三、四十歲的大小孩。

「也該疼一疼自己吧!」我忍不住開了口,於是姊弟兩人各分吃了兩粒,酸酸甜甜真是好吃!

會發出怪異聲音的刺竹

接著來到竹子坪,一路都是高聳刺竹。會出現「刺竹」的稱呼,乃因刺竹的每個莖節都長了尖銳的硬刺。於是,在聚落周圍栽種刺竹,乃成了早期原住民族群易守難攻的防禦工事,「竹圍」地名也於焉誕生。

「刺竹常會發出『怪~』『怪~』等獨特聲音,聽了讓人毛骨悚然!」我跟二姊提起小時候經過刺竹林的驚懼感受。二姊說:「我也會害怕,但是不敢說,怕說出口了你也害怕。」哇!二姊就是二姊,故作鎮靜,就是為了讓小弟我安心。

而直至長大之後才知道,刺竹會發出此一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乃因刺竹是叢生竹,亦即是從竹子的基部分生出新竹,由於竹稈與竹稈相當貼近,所以只要樹梢一有風流動,隨著晃動的竹稈,便會因為堅硬光滑的外皮互相摩擦而發出怪異聲音。

分享鹽桑仔漿果

順路來到二十四小時開放的陳家友善香草園,依據之前園主好朋友所示範,教導二姊以攤開的雙手從香草枝葉旁往上提起,放到鼻子上,即可無害品聞香草的味道,希望讓二姊吸收各種香草的精華,免除乘車的勞頓,而洗洗塵。

聞香之後,發現香草園圍籬上的自生鹽桑仔,有不少短短的成熟漿果,過熟的還掉了一地,沒有採收的跡象,甚是可惜!所謂「鹽桑仔」,即「桑椹」是也。由於是好朋友家的,且互動密切,所以跟二姊說暴餮天物太可惜,就讓我們回味回味兒時好滋味吧!於是採著吃著,摘著吃著,好不快哉!

此時,有位身材苗條的美女騎著腳踏車來到,愛分享的二姊馬上拿著鹽桑仔漿果請她品嚐,還說很好吃!品嚐之後,美女笑了笑,也說:「真的很好吃!」她正是香草園女主人呢。

貼心白甘蔗

香草園女主人是在旗尾糖廠旁邊長大的,所以聊著聊著,話題一下子從鹽桑仔轉到了白甘蔗。她說抽取緩慢行駛中小火車上的白甘蔗來解饞,是童年玩伴共有的調皮記憶。二姊則說甲仙也有糖廠,是以牛車來運載白甘蔗;還說有一回她們一夥同學在抽取牛車上的白甘蔗時,牛車忽然停下來了,意即被發現了,所以大夥一哄而散。

沒想到回頭一望,發現駛牛車的大叔不但沒有大聲咒罵「猴死仔」,竟然還抽取了五、六枝白甘蔗丟在地上,才又駛著牛車往糖廠方向而去。

二姊微笑著說,大叔的這一體貼小孩與疼愛小孩之心,讓她至今都記在心裡呢!

民國一○七(2018)年617日與《中華日報˙中華副刊》同步刊出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