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壠族原住民文化側記】之九
率性中的節制──臺灣大武壠族的禁向與開向生活 / 游永福
很多人都不知道,民國八十五(1996)年的農曆九月十五日,因擴大舉辦時主導者隨俗,而以夜祭來命名的「甲仙小林平埔夜祭」,可是大武壠平埔族群(註)最傳統也最欣歡暢樂的豐年「開向」祭典哩!那麼,什麼是「開向」呢?要談「開向」,當然得先談談更為重要的「禁向」了。
以禁向生活自給自足
大武壠平埔族群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遷移到南仔仙溪、荖濃溪與後堀仔溪等內山地界後,由於物資進入不易,為求五穀與肉品能自給自足,立下作息規範是必須也是迫切的,在幾經觀察與思考後,獨特且知性滿盈的「禁向」生活方式,終於出現了!
「每年,定舊曆(指農曆)三月十五日禁向,至九月十五日開向;禁向後,男女各要專心農事,不能射獵、歌舞,亦不能婚嫁;可以定親。倘有背違,則其家所有種作產物,一概失收無望。至開向後,任從射獵、歌舞,婚嫁不妨。」
是項排定雨期種作、旱季射獵的大武壠平埔族群獨特生活準則,就時間點來說,只適用於南仔仙溪等三個流域,乃載錄於《安平縣雜記》一書之內,可說是臺灣所有原住民族群中,惟一明確留下作息規範的族群了。那麼,規範既立,要用什麼方法來排除少數害群之馬,並強化族人遵循的意願呢?其奧妙,盡在這個「向」字。關於「向」,《諸羅縣志》有「作法詛咒名向」的扼要記載,即透過作法詛咒的儀式來禁止何事不可行?不遵循會有何種後果?便叫「禁向」;若透過作法儀式來解開(除)詛咒,則叫「開向」了。作法詛咒儀式的進行,是在公廨,其細節是:每年農曆的三月十五日,族人在備辦好檳榔、酒與 mai 等必需備辦的供品及其他供品後,即擺置於向缸前方的石板之上,由尪姨恭請守護土地的祖靈太祖蒞臨,接著帶領族人祭拜並「說向」。説向的內涵大致如下:「太祖啊!三月十五日起,已進入本地區的雨期,該是男女族人各要專心種作農事的時候了!為了能有好收成,凡射獵、歌舞、婚嫁等等曠日耗時的最愛與最 high 活動,都要禁止;至於訂婚,因儀式簡單,不影響工作,隨時可以舉行。這些規範若有誰人膽敢違背,他家種植的五穀雜糧,一概難有收成。今日,謹備辦檳榔、酒與 mai 等等供品聊表敬意,恭請太祖您爲這項禁止規範做護法,寄望雨期結束時,會是個五穀豐登的好年冬。」──這樣的向,就叫「禁向」了。
禁向期結束時,爲了讓住民們半年來勇於自制,日日排除最愛與最 high 活動的緊繃得到紓解與釋放,更為了慶祝半年來辛苦的種作有了豐收,「先一日,族人當相率入山打獵。或鹿、或麞、或山豬,隨便打殺一隻……以行作向之禮」;「至向日,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均須至公廨說向,每家必需備辦檳榔、 mai、酒,挑往公廨之中供養」。祭拜時說向的內涵則如下:「太祖啊!現在是 九月十五日 了,農作物皆已豐收,且本地區的旱季也已經開始,旱作為主的族人,即便是努力栽種,亦難有收成;而大部分野生動物,在半年的雨期中除了獲得充份的休養與生息,更完成了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且持續成長,所以雨期的禁止事項,就此解開(除)。若族人在此豐年之際,想進行種種歡樂活動,諸如射獵、歌舞、婚嫁等等,皆悉聽尊便。今日,不成敬意,謹備辦太祖您最喜愛的檳榔、酒與 mai ,還有其他種種供品,答謝您這半年期間辛苦的守護。」──這樣的向,便叫「開向」了。說向完畢,族人最愛與最 high 的射獵、歌舞和婚嫁等等有酒、有歌與有舞緊密連結的活動,便「欣歡暢樂」,隆重上場啦!
永續經營的典範
也許你會以為大武壠平埔族群的平埔族人,經歷了半年禁向的節制生活,在開向後,種種欣歡暢樂的活動會毫無節制;也有不少朋友看到《安平縣雜記》的內文,將常見的「狩獵」載為「射獵」而心生疑問,認為「射」字應是錯別字;然而,這個「射」字,可是其來有自,且還意義非凡。
在清朝乾隆九至十二(1744-1747)年間繪製完成的《番社采風圖》中,有「捕魚」與「捕鹿」兩幅圖,捕魚圖中有說明文字:「諸邑目加留灣、哆囉嘓等社社番,以鏢鎗、弓箭在岸上射之,名曰捕魚。」捕鹿圖,則是描繪「淡防廳大甲、後壠、中港、竹塹、霄裡等社熟番」的捕鹿方式,使用的工具也是鏢鎗與弓箭。由於居處南臺灣的目加留灣社和哆囉嘓社,與大武壠平埔族群有地緣關係,所以我們可以確知:當時居住於臺灣北、中、南各地的平埔族群,不論捕魚或捕鹿,最常見的方式是用鏢鎗與弓箭來射捕。以鏢鎗與弓箭射捕,不論一鎗或一箭,一次只能射殺一物,一箭雙鵰的機會絕對有,但不會太多;而鎗與箭,能射捕的皆是體積較大的動物──這樣的射捕方式,可說充分展現了平埔族群朋友不趕盡殺絕的節制與永續經營的精神哩!
在過了一百三十餘年之後,亦即到了同治十(1871)年,英國攝影家湯姆生在大武壠平埔族群生活區的荖濃溪拍得的照片,捕魚的族人手中握的,仍然是粗粗的鏢鎗!節制的精神可說絲毫不減。
大武壠平埔族群住民既是這麼節制過日,那麼溪中悠遊的魚兒到底是展現何種風情呢?居住於甲仙的耆老曾德明先生,曾含笑指述:「在日本時代的昭和年間,一票在南仔仙溪溪流中築造便橋的住民,為了工作方便而光著身子,沒想到,小鳥竟被五指幅寬的赦鮸魚魚群啄食而哇哇大叫。」這赦鮸魚,正是今日國寶級的保育魚類「高身鯝魚」是也。
知性生活的開展
另值得注意的,是從湯姆生的照片與文字報導裡,我們發現了平埔住民蓋房子,只取用竹子、菅榛與茅草等快速生長的禾本科植物為建材;薪柴,亦只以菅榛或細枯枝為主──這種對大自然資源憐之惜之的作為,也正是禁向生活的無畏延伸與節制精神的強力開展了。於是,大武壠平埔族群生活區,乃得保有「蓊鬱的原始森林覆蓋」及「生長良好的樟樹,直徑最粗的約 四英呎 (接近122cm)」(1871英國攝影家湯姆生報導)的良好射獵與採集環境。
大武壠平埔族群住民面對自然環境,既是這麼節制,這麼善待,那麼會如何面對酒、歌與舞緊密連結的最愛與最 high 活動呢?1871年的4月14日晚上,湯姆生一行人在甲仙埔,曾受到大武壠住民迎賓歡宴晚會的熱情禮遇,由於事先做過功課的湯姆生,知道住民的歌舞會飲活動總是通宵達旦方止,甚至有累三日夜不輟的記錄,所以難免有「不知道這場歡宴該如何收場?」的憂慮,難得的是女主人在探知帶領湯姆生進入內山地界的牧師馬雅各醫生,因與羅漢內門的木柵聚落住民還有醫療宣教之約,明日仍須趕路,所以只點到為止,以茶代酒來招待(由於物資進出不易,茶葉來源,大有可能是1866-87年必麒麟記錄的六龜山區的原生山茶),而避免了一行人因醉酒,耽擱了其後更具艱難也更具挑戰的危險行程──由此可知:歌、舞與酒,雖是放得開的平埔住民樂趣生活不可分割的必要元素,然而住民,並未因此而放縱自己,亦或勉強加諸於人,可說充分展現了超強的自制及以客為尊的生活智慧哩!
(註)
所謂「大武壠平埔族群」,乃指原居今臺南縣玉井地區的大武壠社、加茇社、蕭厘社與芒仔芒社等四個族社。這四個族社,是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陸續往東移入南仔仙溪、荖濃溪與後堀仔溪等三個相毗鄰流域,一直被以「四社番」或「四社熟番」稱之,其後乃有較為中性的「四社平埔」或「四社平埔社群」的稱謂出現;又因在遷徙過程與社際間的運作,皆是以大武壠社為首,所以學者乃又以「大武壠社群」來稱呼。
要特別點出的,是大武壠社在荷治時期是被記錄為「Tefurang」或「Tevorang」;清朝時期,官員是使用閩南語音來記錄,直譯為「大武壠社」,可說頗為貼切;日本時代後期至國府治臺後,學者的記錄則起了變化,有錄為「Taivoran」者,也有漏掉 r 字寫為「Taivoan」者,或由於有了 r 字的疏漏,台灣的平埔原住民族群,忽然間乃有了令人疑惑的「大滿族」之創新譯名出現。
發表於民國九十七(2008)年9月10日《中華日報˙中華副刊》(2022-05-10潤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