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武壠族原住民文化側記】之二十四

大地的恩賜,新小林人的野菜園(中) / 游永福

置頂照片:100-07-03第一次上課場景,後立帶帽者為旗美社大張正揚主任

群策群力開辦新小林風味餐研習班

                 時過快兩年,就在民國百(2011)年513日晚上,游師兄受邀來到旗美社大參與秋季班課程審查會,在會中提及新小林的野菜藥膳風味餐構想,竟然廣獲與會者迴響。美濃愛鄉協會的黃淑玫(橘子)老師,要募集教材費與講師費,讓新小林的學員們免費上課;社大的周家慧、涂裕苓(土豆)、許蓓蓮(小小)小姐等工作同仁,則高高興興籌劃開課事宜;一直不再開課的黃山高老師,在當日深夜聽到游師兄傳達這兩項好消息時不但沒忘記承諾,還問:「何時要開課?」足見他慈悲心切,一直心繫小林人。

13日當晚,計畫開課的訊息,也通知了五里埔永久屋的社造員邦龍景,請他與社區夥伴聯絡整個小林里的朋友們,有空或想學的人都一起來參加。唯一的要求是:除了永久屋新住戶,五里埔與牛寮的原住戶,也要有人參與──會這麼要求,乃因游師兄深知兩聚落居民長期居住不同區塊,互動較少,期望這樣的設計,能讓所有住民一起營造新小林的未來。龍景聽了要求,高興地說:「再過二十幾天的端午節縛粽活動,也正緊鑼密鼓聯繫中,三個區域也都會邀請參加」──有了這樣的回應,不禁令人為新小林人高興,新、舊住民,正快速水乳交融中。  

「會有多少人參加呢?」

聽到新小林要開辦野菜藥膳風味餐研習班,有些朋友不禁提問,擔心的是報名人數可能過少而開不了課。結果,小林社區潘淑卿小姐最後回報的總人數是39人,再加上大愛原居桃源區的有機農友袁皓得師兄,總計40人(註1)。永久屋的學員有毛瓊萩、王于青、江美惠、周王美蓮、林香蘭、林益生、林智聖、張簡美月、陳美香、楊易屏、劉芬霞、陳淑霞、 潘俐君、潘淑玲、潘淑卿、錢秀鳳、葉秀霞、邦家賢、邦靜芳、邦龍景、潘春標、潘志明、劉國和、溫玉芬、潘家樺、許素秋與劉榮祥等27人,五里路部分則有力春蓮、林清足、林鄭淑娥、許巧芳、詹春招、郭佩蓉、陳淑霞、陳鄧素琴、陳鐸中、楊美露、劉麗玉與羅碧玉等12人。  

聽到了40個人,黃淑玫說募款得再加把勁了!真是辛苦她了!另外,交通費也還須張羅(註2。所以研習班得以開班上課,正是「自助、人助、天助」的最佳寫照!而有了袁皓得,再加上五里埔手工黑糖也是有機農友的陳鄧素琴與陳鐸中母子兩人,想以野菜藥膳風味餐為基礎,將整個新小林一舉推向友善經營淨土的美好理想,便出現了好幾道光彩奪目曙光了!



100-09-18大象山園區原始自然,處處都是寶

走入大象山藥膳園走出新人生

幾經聯絡安排,醞釀快兩年的「新小林野菜藥膳風味餐研習班」終於確定在73開課,上課地點,選定高雄市旗山區東平里義民巷19號,亦即黃山高老師的「大象山藥膳園」。大象山藥膳園,位於旗尾山山腳下,有溼地,還野菜處處,環境頗為幽靜安詳。這一隸屬旗美社大的研習班,會特別跳脫春季班與秋季班的既定上課模式,乃是為了配合新小林人急切的學習想望。所以研習班能開課,可是好多好多份關心的落實,也是一份承諾的踐履,更是新小林人邁向未來最為關鍵也最為具體的一大步。



100-07-24學員聚精會神學習老師的料理功夫

積極傳承──研習班課程內容  

開課當日,黃山高與劉昱彣兩位傑出夫妻檔老師發下了課程表,課程名稱為:「香草藥草種植與烹調」;授課理念為:「草藥匯聚天地靈氣,吸取日月雨露精華,來去與眾生大同,屬芸芸眾生自然物。惜因人類漸失自然心,渾沌而不識天地自然生息寶物,恣意破壞自然生機,惡病乃如影隨形。我自幼生活在藥味瀰漫的廳堂,經常研習祖傳藥書,師法自然,且親嚐藥草,日久而能為藥草做見證,並研發各式青草藥膳,以膚淺心得分享眾生,讓學員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健康。」

實際上課時間與課程內容如下:  

第一週(73日):相見歡,課程簡介,與學員分享健康,小林學員分享常見野菜,藥膳烹調料理。

第二週(710日):藥膳烹調基本概念與實際操作,藥膳烹調料理。

第三週(717日):種植食用藥草,藥膳烹調料理。  

第四週(724日):種植食用藥草,藥膳烹調料理。

第五週(731日):食用藥草盆景植栽,藥膳烹調料理。 

第六週(918日):食用藥草盆景植栽,藥膳烹調料理。  

第七週(925日):自製調味佐料,酵素與青草茶飲。

第八週(102日):成果展,學員下廚料理請授課老師評鑑。  

第九周(1022日):醬油製作(講師:余沛葒)(註3)。

哦!黃山高與劉昱彣心量廣大,連種植技術都要傳承。且授課理念也呼應友善環境的理想。黃山高還特別交代,一定要盡量提問,盡量學習。能碰上這麼好的老師,真是新小林人的福氣!所以上課空檔,有心的學員不禁提問:「課程會不會還有後續?」

「沒有!」黃山高直截了當回答,聽了當然令人傷心,但讓學員們知道沒有後續,且後無退路,積極上課與專注學習的精神必能提昇,成果,也才能顯現吧── 黃老師當然不是無情,只是用心良苦!



100-07-24眾學員一起體驗野薑花水餃的包製

國際研討會的下午茶驚豔   

在上了4次課之後,展現學習成果的機會竟然就來了,「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預計民國百年730日在國立中山大學舉行,與會的各國人士先於29日下午前來五里埔參訪,毛瓊萩、劉國和與陳美香等一票風味餐學員,向另一位來五里埔授課的陳金隆老師借得鍋具後,毫不含糊,馬上於永久屋停車間一角克難料理,油炸在地採集的野莧、紅地瓜葉,還有朋友送的南瓜,並滾煮了一鍋小林最最道地的「雞角刺雞湯(註4)」,請來訪人士享用。各國人士品嚐之後直豎大拇指,頻頻發問:「這是什麼材料料理的?」「那是什麼材料料理的?」最後,除了南瓜因為量多剩了一些,其餘料理全部淨空。相信,這一社區下午茶驚豔必然會讓研討會成員難忘。

 

100-07-29在停車間一角克難料理的毛瓊萩大廚─照片提供:小林社區 

 

(註1上課期間,部分已經報名的學員臨時有事無法參加,但也有新成員加入,所以實際上課名單略有異動。

(註293,社大的周家慧傳來喜訊:教材費、講師費與交通費,已申請到市府社會局的原高雄縣莫拉克風災捐款專戶之民間捐款補助款,若不足,再由黃淑玫的善款支應。  

(註3醬油製作,原本安排在大象山藥膳園學習,後來改由同是旗美社大講師的余沛葒老師前往小林社區上課。能同時體驗並品嚐到兩位老師各有千秋的醬油,真是難得!  

(註4雞角刺,小林地區常見藥草。中名:大薊。科別:菊科。學名:白花Cirsium alvescens Kitam. 紅花Cirsium japonicum DC. 以雞角刺來燉雞,不油不膩,口感清爽,別有滋味。

本文發表於20123月《高雄文獻》第2卷第1期(2022-06-30潤修)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