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大小img464-框.jpg

【字遊臺灣】系列之一
廍──臺灣糖業文化景觀 / 游永福

 

        先前,由於經濟部將修訂「公司名稱預查審核準則」,修訂內涵有「電腦打不出來的字,不能用於公司登記」的傾向,引發了各方討論。無獨有偶,居住宜蘭的文壇前輩吳敏顯先生,曾提到宜蘭縣壯圍鄉的東港村,因清朝時期是位於製糖蔗廍的下游,所以老地名叫「廍后庄」,光復後則改稱「廍後村」──這樣的地名,由於公文漸從繕寫改為打字,鉛字模裡找不到「」這個字,而引發了不便,所以在民國六十七(1978)年 3 月,村里行政區域調整時,被改為東港村。如是,因打字或印刷之不便而進行調整,確有須要;惟有些字,確有其特殊性,改了不但可惜,也改不得。

                就以「」字來說,還頗有來頭哩!正如吳先生所言,指的是製糖蔗廍。這製糖蔗廍(通常簡稱為「糖廍」)製造出來的砂糖,從荷治時期的   1636 年起,即年年輸往日本;隨後,更遠輸至波斯及荷蘭本國。到了清朝時期,紅糖與白糖,仍一直是臺灣外銷的主力產品,而一直名列「臺灣三寶」之中(另兩寶是茶與樟腦),而成了不少先民維生之所繫。
 

                 由於臺灣的製糖產業一直興盛,製糖從業人員與蔗農為了工作方便,乃漸漸在糖廍所在地或糖廍附近集居,而形成了聚落。於是,興化廍、瓦廍莊、北勢廍等等地名便出現了;至今,與廍有關的地名,台北市仍保留有糖廍里,台中市保有廍子里,彰化縣的埔鹽保有廍子村,雲林縣的褒忠保有大廍村,台南縣的新營保有舊廍里,官田保有南廍村,麻豆保有寮仔廍,西港保有雙張廍,高雄縣的大樹保有興化廍,屏東縣的里港保有三張廍,萬丹鄉也保有興化廍,高雄市則保有廍後街;若再對照日治西元   1904 年的《臺灣堡圖》,「廍」字地名總計有   78 個,雲、嘉、南、高、屏等七個縣市即佔了   53 個,可說印證了南臺灣因氣候適合種植甘蔗,而有了蓬勃發展的製糖產業哩!


 

                      除了地名,廍字更運用於山名,如:大廍亭山、小廍亭山、廍亭嶺山,甲仙唯一擁有一等三角點的白雲山(海拔   1044 公尺),在道光十九(1839)年時初名「廍亭尖」,後來則以「廍亭山」之名聞名南臺灣岳界,且是官方地圖上的正式名稱,如今,亦可能是臺灣以「廍亭」為名而碩果僅存的一座山了,因為,位於高雄縣(縣市合併之後為「高雄市」,2022-08-11 潤修)田寮鄉西側,其等高線一圈一圈向內縮小的大廍亭山(海拔   234.9 公尺),在先訛轉為「大廍庭山」,接著又訛轉為「大部庭山」之後,一直未有當地人士或專家學者跳出來進行正名的工作。
 

                 那麼,山為何會以廍亭來命名呢?



                為了讓排班繞圈子拉動機器壓榨蔗汁的辛苦牛隻與工作人員,免於日曬雨淋之苦,及保護機器設想,糖廍的壓榨蔗汁機房是被建造成底圓頂尖的造型──這種充滿了人性考量的設計,像極了亭子,於是「廍亭」之名便出現了。而所謂「雙張廍」與「三張廍」,指的正是有兩個與三個廍亭的糖廍,亦即壓榨蔗汁機房有兩個與三個──這一訊息,亦正明白告訴我們:當時廍亭周圍的甘蔗園,幅員相當廣大。在《臺灣堡圖》上,則出現了兩處令人疑惑的「半廍仔」,一處在彰化縣溪州鄉,一處在旗山鎮手巾寮,機房設備只有半套,不知如何運作?及至找到「平均每十甲甘蔗園,設一所廍亭」的資料才了知:所謂「雙張廍」與「三張廍」,其所在地的甘蔗園,約在二十甲與三十甲左右;而半廍仔,其甘蔗園則約在五甲左右,所以「半廍」兩個字之後,還得特別加上個「仔」字,以示幅員之小哩!


 

                關於廍亭的造型,可上網搜尋《番社采風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98),在「糖廍圖」裡,採蔗、榨汁與煮糖過程躍然於畫面,完整而精采;就因廍亭的造型,的確特殊,所以住民們在為生活區的山命名時,與廍亭同形的便被冠以「廍亭」兩字。為了求證甲仙這座廍亭山是否真如廍亭之形,多年來在工作之餘東西南北走透透認真觀察,發現只有西南方與東北方是漂亮的「廍亭」形狀,這樣的發現,亦讓原居玉井地區的平埔原住民大武壠族群,如何移入南仔仙溪與荖濃溪兩流域的路線曝了光,亦即是從玉井經南化,上烏山山脈的竹仔尖(位置,正是在廍亭山之西南方,所以得見廍亭山之形),下刣牛湖、蜈蜞潭(兩庄皆屬今杉林鄉),達大坵園(屬今甲仙鄉大田村)──這樣的路線,與   1865 年英國探險家必麒麟是途經南庄(即今南化),上烏山山脈,到芎蕉腳(即今田寮仔,屬甲仙鄉大田村)的路線是相同的。
 

                    於是,這項傳承自福建的製糖技術,乃在臺灣生根茁壯,發展出屬於在地的特有文化。雖然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了新式製糖設備,但直到民國三十九(1950)年,甲仙南仔仙溪旁的「甲步糖廠」因火燒廍停止運作,父執輩徐貴旺大叔說後學先父游燦壟,仍然懂得在種植甘蔗的山內埔,以粗樹幹代替石柱自製榨蔗木車(原稱「石車」,因為是石頭打製),以牛隻為動力而完成了採蔗製糖的作業。今日,大家正力拼觀光,連康熙字典都未曾收錄,只通行於臺灣的「廍」字與「廍亭」特有文化,不正是最好的觀光賣點麼?

                有了如是了解,這個有處所、所在或地方之意,但向來只與製糖產業連結在一塊的「」字,一如「焿」字一樣,不但不古不怪,還是頗有來頭也挺有文化的呢!

發表於民國九十八﹙2009﹚7月19日《中國時報˙人間新舞台》〈字遊台灣〉專欄(2022-08-11潤修)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