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

兩張湯姆生的玻璃板〈木柵三合院〉照片         游永福

木柵三合院並列-0.PNG

照片左:玻璃底片典藏在英國威爾康圖書館的〈木柵三合院〉影像。照片右:玻璃底片典藏在臺灣徐宗懋圖文館的〈木柵三合院〉影像。

民國一○九(2020)年1031日,徐宗懋先生在臉書社團「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發表了一張湯姆生的〈木柵三合院〉照片,相關標示如後:「質材:玻璃乾版」、「拍攝時間:1871」、「掃描精修:周慶輝」、「硏究者:王雅倫」,更有「背景說明:約翰湯姆生在臺灣拍攝期間,曾經有一個畫面拍一張以上的情況,並且挑出滿意的其一張底片,帶回倫敦署名使用。其餘不用的留下送給馬雅各,此其一。」亦即這一張照片是〈木柵三合院〉的姊妹照。

湯姆生來到臺灣是在18714月,英國人理查德˙里奇˙馬多克斯(Richard Leach Maddox)博士,則是遲至187198日才在《英國攝影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發表玻璃乾板的文章,[1]並在1879年被廣泛採用,更有廠商大量生產,所以徐宗懋先生這一質材:玻璃乾版」的說法,是需要調整的。

而經過並排比對,徐宗懋圖文館的〈木柵三合院〉與威爾康圖書館的〈木柵三合院〉,的確是在同一地點取景,因為影像細節都一樣;差異,是徐宗懋圖文館這一張照片影像範圍比較小。有請徐宗懋先生量測玻璃底片規格,徐先生回報高與寬為12×16.5cm(約4.75×6.5in);威爾康的高與寬則為25.2×30.6cm(約10×12in厚度為2mm(感謝髮簪博物館館長2020219日,親赴威爾康圖書館實際量測)。當時湯姆生攜帶的相機有兩款:一、單鏡頭,10×12in是基本規格。二、雙鏡頭立體相機,4×8in是基本規格。所以,徐宗懋圖文館這一張照片應該也是10×12in基本規格,但是四個面,是在拍攝完成以後把有狀況的部分裁切掉。

木柵三合院套疊.PNG

照片套疊,大:玻璃底片典藏在英國威爾康圖書館的〈木柵三合院〉影像。小:玻璃底片典藏在臺灣徐宗懋圖文館的〈木柵三合院〉影像。

筆者試著將徐宗懋圖文館的〈木柵三合院〉照片,裁切掉沒有影像的邊緣,套疊在威爾康的〈木柵三合院〉照片上,四個面的細節,都是可以順利銜接,證明筆者「的確是在同一地點取景」的推論無誤;也印證了徐宗懋「曾經有一個畫面拍一張以上的情況」的說法為真。文章發表之後,有了回應,廖炫銘說:「 或許是當年在英國攝影棚內翻拷複製;儘管湯姆生一個畫面拍一張以上的情況,但更換濕版玻璃需要時間,畫面(人物、樹葉)不可能完全一致。 」(2020-11-11上午8:34)經廖顧問此一提醒,永福我才想起,人物要靜靜不動幾十分鐘,拍出兩張濕版相同影像,相當困難!所以,這樣的討論相當有意思!

那麼,除了目前已經確認的59張,湯姆生的福爾摩沙照片,還有多少漏網之魚呢?真是令人期待!

民國一九(2020)年1111日發表

 


[1] 《維基百科》〈Richard Leach Maddox〉,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Leach_Maddox2020-11-10瀏覽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