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左)照片1:甲仙好客街角博物館(徐淑容攝影)。(右)照片2:甲仙貓巷導覽(劉愛榮攝影)。.PNG

【旗美社大尋找湯姆生】走讀系列之十七

走讀甲仙˙走讀湯姆生的白雲仙谷   楊淑雯(Shuwen Yang

沒到甲仙之前,不知道它是不太容易到達的。臺北人總覺得搭趟高鐵到左營再換個公車,應該就到了。沒想到這個位在高雄東北角以芋頭著名的小鎮,從高鐵左營站出發,還要在旗山轉運站轉搭一小時一班的公車,才能到達。時間掐的好的話加上轉乘時間,從台北到甲仙可以在約4個小時到達,但一天只有一次機會。

不跟走讀,沒與游師兄交談,不知道甲仙曾是熱門的族群移居地,從最早的南鄒族,[1]清領時的四社平埔族群,[2]日治前來製腦及開墾的桃竹苗客人與閩人,到民國的退伍軍人,與近期的外籍新住民。

(左)照片1:甲仙好客街角博物館(徐淑容攝影)。(右)照片2:甲仙貓巷導覽(劉愛榮攝影)

剛到小鎮,順著芋色大橋踏入甲仙,便注意到沿著主幹道的兩側眾多芋冰商家。在「好好甲仙」放下行李,便四處遊晃,跟著谷歌的指引踏入老街。街上仍留有街區再造運動的痕跡,幾間老屋前有寫著(曾經與現在)屋主歷史的木牌,[3]另外還有一條造就出來的繪畫貓街,除此之外,是個很純樸無華的小鎮(照片1234)。

(左)照片3:甲仙目前最廣為人知的芋頭冰,一口氣試了兩家,胃就滿了。口感口味大有不同。(右)照片4:為了吸引遊客,甲仙也有貓巷彩繪(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3:甲仙目前最廣為人知的芋頭冰,一口氣試了兩家,胃就滿了。口感口味大有不同。(右)照片4:為了吸引遊客,甲仙也有貓巷彩繪(2020,楊淑雯攝影)

(左)照片5:游永福的普門溫馨小店(右)照片6:正認真檢視資料的游永福(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5:游永福的普門溫馨小店。(右)照片6:正認真檢視資料的游永福(2020,楊淑雯攝影)

老街上有家普門書局,游老師開設的,正是要拜訪的碼頭所在。一踏入書店,就覺得來到寶地,牆上掛著一幅接近半開,頗有歷史的甲仙手繪地圖。游師兄(後來得知朋友們都這樣稱呼他)生活極簡,送上高鐵站買來的李寶春麵包,他卻問起常溫可放多久,因為沒有冰箱(照片56)!

隔天跟著旗美社大的行程,走探1871年蘇格蘭攝影師湯姆生的甲仙白雲仙谷路徑。行程是從甲仙龍鳳寺開始,游老師引領大家先跟寺裡祀奉的媽祖問安,並奉上香油錢,請祂祝福我們這趟旅途平安。

(左)照片7:假酸漿,它的嫩葉嚐起來清酸,是原住民朋友們重要的生活植物。(右)照片8:苦瓜屬的木鱉果,嫩葉和果實可以吃,果實可與薑、紅棗、雞肉一起燉湯,味道有如香菇雞湯(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7:假酸漿,它的嫩葉嚐起來清酸,是原住民朋友們重要的生活植物。(右)照片8:苦瓜屬的木鱉果,嫩葉和果實可以吃,果實可與薑、紅棗、雞肉一起燉湯,味道有如香菇雞湯(2020,楊淑雯攝影)

(左)照片9:鞘閉薑,它的莖含有水,是野外求生的救命水來源,的確嚐起來有些在咬甘蔗的感覺。(右)照片10:保成仔菜,即昭和草(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9:鞘閉薑,它的莖含有水,是野外求生的救命水來源,的確嚐起來有些在咬甘蔗的感覺。(右)照片10:保成仔菜,即昭和草(2020,楊淑雯攝影)

路徑是在龍鳳寺下方,我們一路下行,看似雜草叢生的路徑,卻是滿佈豐富的墾民植物,游老師沿路摘採花、葉,讓我們實際品嘗他們的味道。

比如假酸漿,它的嫩葉嚐起來清酸。原民們除了採假酸漿嫩葉生食與煮食,也用來包裹食物,做成「Abai」(類似漢人的粽子,但為長條狀)蒸煮後食用,是重要的生活植物。而路旁類似野花的木鱉果花,在老師眼中,渾身是寶。它是苦瓜屬,嫩葉和果實都可以吃,果實可與薑、紅棗、雞肉一起燉湯,味道有如香菇雞湯(照片78)。沿途四處可見的長形綠葉,老師說那是鞘閉薑,它的莖含有水,是野外求生的救命水來源,品嚐起來,是有些啃咬甘蔗的感覺;還有充滿精采故事的「保成仔菜」,[4]是紀念抗日志士江保成與伙伴而得名(照片910)。另兩個印象深刻的植物是橄欖樹與羊蹄甲。在前往「火孔坑」溪的路上,兩旁高大的樹,助教阿德說那是橄欖樹,看似野生,卻是人家特意栽種。至於臺北常見的羊蹄甲樹,阿德卻對它敬謝不敏。一來它是外來種,二來它的繁殖率極高。種子一落地就漫延生長,常常就長成一大片,排擠了其他原生種的生存空間。

助教阿德(全名「鄭添德」)是甲仙當地人,腰上插著把獵刀,是游老師的右手。老師常請他砍下某些樹枝讓我們細看。砍樹之前,老師總會溫柔的先謝謝它們,跟他們借用一部分身體,成就這樣的學習。行經山棕,阿德一時興起為我們示範簡易獵人弓箭做法:砍下一片葉子,利用山棕葉脈堅硬的特性,可做近程的射擊捕獵。老師說,原民們有時還在葉尖塗上魚藤汁液,用以麻醉小獵物。

(左)照片11:多用途的麻竹。(右)照片12:多用途的刺竹(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11:多用途的麻竹。(右)照片12:多用途的刺竹(2020,楊淑雯攝影)

沿途見到許多竹林,有兩種是甲仙墾民時期非常重要的作物:刺竹與麻竹。刺竹是臺灣原生種,且顧名思義就是竹節處都長有小刺,是住民最好的禦敵柵欄。它的竹筍可以食用,竹子本身也可用來作為竹管仔厝的梁柱,或是製作家具與農具。常一大叢長在一起的麻竹,比刺竹粗壯,也是墾民的經濟作物。除了常聽到的麻竹筍製品,它的葉片寬長,並且成長快速,常用來包粽子;另外因它的竹桿有粗大、壁薄的特性,墾民們多用來製作竹筏或當作各式竹材的主要材料(照片1112)。

這段路走來、聽來、吃來、摸來,讓我這都市人腦門大開。這些曾經硬吞的書本知識,對游老師及阿德來說是順手捻來的生活常識。從他們身上更可連結到過往墾民生活,他們就是如此取材周遭物產過活。

(左)照片13:白雲仙谷溯溪行程。(右)照片14:白雲仙谷天然溪床(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13:白雲仙谷溯溪行程某段落。(右)照片14:白雲仙谷天然溪床(2020,楊淑雯攝影)

走讀行程進入甲仙鹽霜仔坑後(照片1314),就從一路的眼、耳、舌與手指等觸感,擴大到身體的大肌肉群,與更多與山林間的聽覺以及意識感受。

游老師帶領的溯鹽霜仔坑路線,是根據多方資料推測出來的1871年湯姆生拍攝路線,那次行程湯姆生還留下一段記載:「我們在這裡停留,欣賞並拍攝山谷非凡的美麗景致。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是:玻璃感光片僅能複製光和影,卻不能反映點綴著岩石、苔蘚與攀緣植物的深淺濃淡色調,也不能展現明亮陽光穿過濃密樹葉,照射下方岩石時所產生的那種變幻。除了自然美景外,這地方的岩石和植物,還能提供地質學家或植物學家一個豐富的探索環境。」眼前的鹽霜仔坑景致,對比臺北近郊的溪林,對都市人的我來說帶有滿滿的野氣。

初時河床旁健行還是小事,開始溯溪時,小心翼翼的踏石頭前行,也還行。再來有些地方開始沒有踏腳石,但溪水尚淺,就當測試登山鞋的防水性。再前行百米,開始遇見幾處水深過鞋筒,當下也只能嘆口氣,心一橫的撩下去。但也從此放開胸懷,更有餘心來觀看沿岸溪壁及周遭景色。

(左)照片15:砂岩與頁岩互層。(右)照片16:小貝類群聚化石(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15:砂岩與頁岩互層。(右)照片16:小貝類群聚化石(2020,楊淑雯攝影)

溪邊的岩層有明顯的頁岩、砂岩平行狀互層結構,展示了過去這裡曾為海底沉積岩層。正如游老師提及甲仙處處可見化石,河裡的大石頭上及岩石面,動物生痕化石及大量貝殼,或昔日海洋生物所留下的化石殘骸痕跡隨處可見。只是看見石頭跟識得化石痕跡,跟知道它在地質學及人類學的價值這中間存在有很大的落差(照片1516)。

(左)照片17:2020年10月17日的白雲仙谷瀑布。(右)照片18:游老師手中的圖,正是1871年湯姆生拍攝的照片(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17:2020年10月17日的白雲仙谷瀑布。(右)照片18:游老師手中的圖,正是1871年湯姆生拍攝的照片(2020,楊淑雯攝影)

白雲仙谷這一個位在甲仙區白雲山下的瀑布溪谷區,是1990年被命名的,遠在1871年湯姆生探訪百年後。被命名之後的白雲仙谷,成了人們露營烤肉勝地;因應遊客,林地租約戶林鳳山,便在這片林地裡建設諸多水泥設施。20098月的莫拉克風災(又名「八八風災」)造成甲仙地區大面積的土石流,這個山谷的水泥建設也被沖刷破壞。不幸也算幸運,經過這些年,山林逐漸恢復自然樣貌,添加的水泥也被沖刷流失。然而地貌的改變,也讓游老師尋訪湯姆生1871年拍照點時吃了不少苦頭(照片1718)。

(左)照片19:夥伴們在瀑布上層休憩一下。(右)照片20:湯姆生1871〈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影像取景點說明(2020,楊淑雯攝影)。.PNG

(左)照片19:夥伴們在瀑布上層休憩一下。(右)照片20:湯姆生1871〈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影像取景點說明(2020,楊淑雯攝影)

拉著接近垂直的繩索攀上溪谷上方,跨越河流到彼岸,再攀一小段崎嶇山壁,到達斷崖一小方空地。在哪!游老師指點同學:一手拉著細細的樹幹,另外半身探出空中,大概就是1871年湯姆生的拍照點了(照片1920)!

仙谷瀑布頂的溪流區別有洞天,一整片傾斜的白岩石直往上游延展。溯溪往上游再走約一公里,便可上岸,經過一戶人家到達產業道路。助教阿德事先就將「載卡多」接駁車停泊在這邊,分兩批將我們接回甲仙鎮上。

一到達鎮上,火速奔回「好好甲仙」換下溼了大半的褲子及鞋襪,將所有物品塞入行李,直奔高雄客運甲仙公車站,正好攔下剛開動的公車。順利到達旗山轉運站後,立刻換上另一班公車轉往高鐵左營站,再無縫接軌的坐上快車回到台北;如預期的在3個多小時後,從田野甲仙回到都會臺北。

照片21:夜晚的甲仙大橋.PNG

照片21:夜晚的甲仙大橋(2020,楊淑雯攝影)

回到臺北,便立即投入年終報復性的工作流當中,只是甲仙的一切人、事、地、物,不時會在腦海中浮現。是感念游永福老師18年的執著追尋?是貼近山野的悸動?還是與墾民生活連結的感動?尚未有解答。但是我想這是需要再跨越那座紫色大橋,踏入甲仙這一塊土地才能找到答案(照片21)。(2020-10-17

 

[1] 南鄒族,即清朝方志記錄的「內攸四社群」與「簡仔霧社」;日本時代初期,將內攸四社群歸類為「南鄒」,簡仔霧社歸類為「中鄒」,其後,中鄒或因瘟疫人口萎縮,乃併入南鄒族群。由於兩個族群,語言、祭儀與服飾都不同,乃各自準備好資料申請,經過審核之後,政府於2014626日承認兩社群各自獨立為新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內攸四社群為第15族,稱為「拉阿魯哇族」;簡仔霧社為第16族,稱為「卡那卡那富族」。

[2] 四社平埔族群,因為以大武壠社為馬首是膽,又稱「大武壠族群」。

[3] 指述的是〈甲仙樟腦芋筍梅好客新天地〉解說牌,又稱〈甲仙好客街角博物館〉,是游永福老師進行甲仙客家調查研究之後提出的規劃案,2013年招標並建構完成,甲仙街區繞一圈,總計有30面解說牌,悠悠述說客家鄉親的打拼與奮鬥。

[4] 保成仔菜,即昭和草,另有山茼蒿、飛機菜、太子草、神仙菜等等別名。日本時代甲仙發生「保成仔反」的時候,抗日勇士江保成與夥伴藏匿於山區,就是以這種野菜來活命,因此甲仙地區人士特別把這種植物稱為「保成仔菜」來紀念。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