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1:踏查團隊來到錦地巷27號江先生山居(游永福,2020).JPG

【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三十二

禁地   詔安客游永福

資源分類:聚落

資源名稱:禁地

資源別稱:錦地

篩選理由:

日大正九(1920)年至昭和五(1930)年間的回鍋製腦地,因而出現新地名

地    點:

高雄市小林里小林公廨南至東南方山區範圍,3375公尺到東南方錦地巷29號(經緯度以29號定位)

經度緯度:120°39'29.67"E23°07'48.16"N

聚落特色:

山區地形陡峭,所以都是散居戶;屋舍建築,有三合院與一條龍兩種形式

上,圖片1:踏查團隊來到錦地巷27號江先生山居(游永福,2020

圖片2:Google Earth禁地2010版影像,以小林公廨為中心點(游永福標示,2020).png

圖片2Google Earth禁地2010版影像,以小林公廨為中心點(游永福標示,2020

歷史源流:

在《臺灣樟腦專賣志》一書裡,今名五里埔的「埔角」。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是甲仙埔最北的製腦地,腦灶有16灶,臺灣人腦丁男26人女8人,總計34人;在樟樹資源採盡之後,製腦作業往東與往北發展。到了大正九(1920)年39日,來自日本高知縣的製腦業腦丁中野金四郎,轉寄留於阿里關庄內埔角第二番戶;接著同一年1115日,苗栗市的製腦業腦丁徐□德,轉寄留於東阿里關內埔角七番戶;又到昭和5年(193072日,新竹郡湖口庄的製腦業腦丁黃□雲,也轉寄留於東阿里關內埔角六番戶──這是到目前為止,轉寄留於內埔角的最後時間點。前後總計10年間,內埔角出現的番戶,有1245678910111213151718,總計15戶,製腦產業看來相當熱絡;眾多腦丁中,除了中野金四郎、張氏與許氏三個人,通通都是客家鄉親。[1]

圖片3:通往禁地的五指寮林道(葉志禮,2020).jpg

圖片3:通往禁地的五指寮林道(葉志禮,2020

依據甲仙由南而北的開發順序,內埔角是在埔角南至東南方山區範圍,從19051920年,經過15年的成長,樹齡超過30年含油量適合製腦的樟樹已經很多,所以回鍋製腦是必須的,因為里程距離甲仙埔的臺灣製腦株式會社甲仙收納詰所很近,生活物資的搬入與樟腦油的搬出費用會更省。由於樟腦油除了是經濟物資,更是戰略物資,得持有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核發的「腦丁牌」才能進入製腦地,內埔角忽然間管制進入,乃出現了「禁地」的稱呼。

圖片4:錦地巷29號三合院加門牌標示(游永福,2020).png

圖片4:錦地巷29號三合院加門牌標示(游永福,2020

臺灣光復之後,在禁地設立戶籍的是以「南平巷」登錄,因為位置是在小林聚落之南;到了民國六十六(1977)年71日門牌整編調整,以雅化的「錦地巷」來呼應「禁地」原稱呼,卻讓人遺忘了曾經蓬勃發展的樟腦產業,以及客家鄉親的打拼。

圖片5:在禁地山溝向下瞭望(游永福,2020).JPG

圖片5:在禁地山溝向下瞭望(游永福,2020

簡單敘述:

由於禁地山區地形陡峭,適合建造房屋的土地有限,所以都是散居戶;而為因應地形條件,屋舍建築,只有三合院與一條龍兩種形式。山區土地屬林務局租約地,農友除了栽種梅樹、麻竹、桂竹與石竹(轎篙竹),林下作物以龍鬚菜與生薑為主。居住錦地巷27號的農友江文闊,還是客家人,長輩在日本時代從事樟腦產業,從台中東勢一路往南遷移,到了民國五十三(1964)年才選擇定居甲仙。

 

[1] 游永福,2012,甲仙客家調查未發表稿。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