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六十五
〈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
詔安客 / 游永福
上,照片1:〈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照片(圖資提供:徐宗懋,2021;標示:游永福)
感謝典藏家徐宗懋先生提供這一張日本時代精采的腦寮照片。會說精采,乃因早期從書籍掃描的同一照片,少了一些細節,而徐先生這張「需要花很多錢購買」的照片都保留了。
照片2:〈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照片之早期掃描版
徐先生另提供了照片說明──日文版的〈樟腦採取狀況〉,說明文字提到了「昭和四年の產額一千七十萬七千餘圓」,這昭和四年,即西元1929年,一般來講,立論都是以去年資料來佐證,所以可以確定這是1930年照片;該標題,另括弧加註(臺北州下蕃地),此時期的臺北州,轄下有蕃地的郡,有文山郡、羅東郡與蘇澳郡三個,都有可能是照片拍攝地。所以筆者給照片〈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名稱,方便後續探討。
照片3:〈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照片裡的人物(圖資提供:徐宗懋,2021;標示:游永福)
照片裡的一家人,明確的有兩人,即男腦丁(父親)與女腦丁(母親),模糊些的兩位,即小孩兒與看顧小孩兒的吸煙爺爺,總計得見4個人。而放大照片檢視之後,驚喜發現還有兩個,或許是比較低調,一個只露出頭部,即害羞奶奶;另一個,更低調沒有現身,卻因為女腦丁(母親)身上紮綁了嬰兒背帶而洩漏蹤跡。
照片4:〈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照片裡的更低調嬰兒(左)與害羞奶奶(右)(圖資提供:徐宗懋,2021;截取:游永福)
一家人可以這樣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互相照顧,很幸福──就當時臺北州下蕃地來說,警察官吏的布建已經很周全,所以能有此溫馨場景出現。至於全臺灣大部分偏僻山區製腦地,常有出草危險,所以腦丁都是獨自離鄉背井與伙伴在腦寮一起進行「格腦」工作。
照片5:日本時代腦長與女性腦丁家族在甲仙從業的戶政資料(2012)
所謂「格腦」,即格製樟腦,亦即蒸餾樟腦──詞條,出自遠流出版公司的《台灣話大詞典》,而相關文獻,則都記錄為「焗腦;只是「焗」字,意思為燒烤,與蒸餾無關。而「腦丁」的「丁」,通常都是指述男性,會出現變化,乃由於樟腦的蒸餾,是持續性的,柴火照顧得好才能有好的出油量。所謂「柴火照顧得好」,是指蒸餾樟腦必須一直保持旺火,且維持12個小時不間斷──這,與持續「格頭殼」(kik- thâu-khak,閩南語)來窮究事物原理法則的「格物致知」倒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個性,而樟木疕仔更有個性,顧火者若中途打瞌睡導致火勢弱下來,這一炊桶就毀了,因為即便再將火勢撥旺,樟木疕仔就硬是不出油了。所以顧柴火這一專職工作,需要相當有耐性、又細心,且不會亂跑的人來擔綱──有此良好質素的,非女性莫屬;女性,乃成了樟腦產業的重要角色。於是,腦丁乃成了樟腦從業人員的專有稱呼,不分男女──筆者在2011跨2012年的客家調查,有幸找到日本時代腦長與女性腦丁家族在甲仙從業的戶政資料,家族是來自新竹州苗栗郡公館庄,謹分享做為見證。
照片6:〈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照片裡的工具、設備與材料(圖資提供:徐宗懋,2021;標示:游永福)
男腦丁前面地上,得見一段不小樟樹幹,在當時沒有重機械的情況下,要搬動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我們知道,腦寮附近就有豐富的樟樹存在,亦即能就近取材──這,正是腦寮要設置在哪裡的重要條件;至於離腦寮較遠無法搬移回到腦寮的樟樹幹,則就地刨削,再裝入布袋背負回腦寮。而腦寮的設置,還得考量用水取得的方便,與是否會淹水?那麼,請問朋友們:該設置在哪裡呢?腦寮附近的樟樹若蒸餾完畢,就得把相關器材拆卸,移往另一處有豐富樟樹的地方重新設置腦寮,所以客家鄉親,可是在樟樹的綠洲間游牧哩。
男腦丁手上握住的刨削工具,相關文獻,都記錄為「鋒仔」;然而「鋒」字,沒有刨削的意思。錛仔,則有刨削功能;筆者也找到張屏生的研究,「錛仔」是「一種將樟木削片的器具」,[1]亦即錛仔可以將樟木削成小薄片以利於樟腦油蒸餾;因此,錛仔可以說是腦丁的生財工具了。而這一將樟木削成小薄片的動作,腦丁留下了「剸疕仔」的專門稱呼。剸,當動詞用,有「割、截斷」的意思;相關文獻,則有使用「鏟」與「剷」的用字,有請朋友們追蹤參考。疕,則有「頭瘡」與「瘡上結的痂」等意思,由於痂大多是小小的,所以有了「小」的引伸。至於蒸餾過的樟木疕仔,並沒有浪費,還物盡其用,用來當蒸餾的柴火。蒸餾桶,腦丁們是以「炊桶」來稱呼,照片中的蒸餾桶是木片組合而成,相當傳統;只是藤皮,已經為鐵線取代。而蒸餾出來的油水混合氣體,經由油氣接管通往腦寮外側的山泉冷卻池,藉泉水之冷來凝結出油與水,之後再流入「腦田」,由於腦田的出口有高低的設計,可以讓比重不同的油與水上下分流,樟腦油,就是這樣取得的。
徐宗懋先生這一張超級精采的〈1930年臺北州下蕃地一家人的腦寮內部風光〉照片,除了呈現男腦丁、女腦丁與家族的參與,更讓我們明確見識到錛仔、炊桶、油氣接管、布袋、樟樹幹、樟木疕仔等工具、設備與材料,還有難得一見的剸疕仔動作,內涵之豐富,在目前臺灣所有樟腦產製照片中,確屬不可多得!
[1] 張屏生,〈永靖和滿州兩地區福佬客的語言使用調查比較〉,客家委員會,2008,本文pdf頁22。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4&PageID=36623(2020年1月21日瀏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