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705帶領特生中心夥伴在獻肚崩塌區探勘99-01-19-1

 【大武壠族原住民文化側記】之二十九

1600公尺獻肚山,崩塌為600公尺小山」報導之追蹤 / 游永福

 

置頂照片:99119,筆者為進行災後植物調查的特生中心老師們領路,來到山溝台地後完成了任務。

「要去哪?」「來去獻肚!」

小林人口中的「獻肚」,有租約林地,也有次生林區,是獵捕與採集的好場域,位置,就在小林聚落東上方。

在小林聚落,北段是看不到獻肚的,九號橋前後,才可以看見獻肚山區那座有著鈍三角形山頂的獻肚尖。從小林成庄的1904年以來,人與山一直相安無事,且太熟悉了,所以這一座有陳良杜先生「獻肚1-1號」門牌居所的山區,山有多高?大家都不太在意。

莫拉克災變,獻肚崩山造成了462條人命喪生,乃受到媒體廣泛報導;或為了方便報導,獻肚與獻肚尖範圍被寫為「獻肚山」。乍聽「獻肚」之名,每個人都問:「為什麼叫『獻肚』?」根據行政院民國9899年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埋村之發原因」調查報告》頁3所述小林村上游集水區山麓地帶,地形呈凸肚狀,當地取其形俗稱『獻肚山』,該山麓東側山頭標高海拔1445公尺[1]亦即因「地形呈凸肚狀」所以有「獻肚山」之稱。

今(102)年8月起,楊力州導演的「拔一條河」紀錄片發揮了磁吸效應;洪震宇老師的小旅行也展現了超高魅力,逐漸被淡忘的甲仙,又再現生機。

藏身在甲仙小旅行第一梯次裡的媒體貴賓,離開後都認真為甲仙寫了系列報導;其中,周宜樺小姐96日的〈深度甲仙〉報導第一段,看了讓筆者嚇一大跳:

小林村上方原本有座海拔1600公尺的獻肚山,200988的莫拉克風災後,獻肚山土石鬆動,土石流掩蓋了山腳下的小林村,造成全村462人死亡,占全台六成死亡人數,死傷最為慘重。如今,望向小林村原址後的那座獻肚山,成了一座海拔600公尺的小山嶺。[2]

這「1600公尺的獻肚山,崩塌後變成了600公尺小山嶺」的錯誤資訊,還持續訛傳,到底何來?幾經搜尋,始做俑者出現了:

小林村因土石流滅村災情,完全找不到任何資料的『獻肚山』不可不提。目前僅高約600公尺的『獻肚山』,位於小林村第9鄰到第18鄰旁,原本海拔為1600公尺左右,根據生還者的說法,第一聲爆炸響起,山體開始迅猛噴發;第二聲響起,小林村第9鄰以上瞬間遭到掩埋。」[3]

小林災變是在89早上發生的,之後第五天,亦即813日,苦勞網做了這一報導,由於初逢災變,進入與查證兩皆不易,錯誤何忍苛責!但其後,此一報導卻陸陸續續為五個重要單位擷取或近似引用:

一、〈八八水劫暴雨山崩土石流〉(20099)之「八月九日清晨六時左右,小林村後方海拔約一千六百公尺的獻肚山,疑因承受不住磅礡雨量而坍塌,大量土石俯衝將村落覆蓋。[4]

二、聯合國:獻肚山山崩致小林滅村〉(20091015)之「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博士方耀民,八日會同聯合國專家到小林村調查後表示,為協助莫拉克風災後地質危機評估,聯合國環境規畫署派遣瑞士環境運輸能源通訊部所屬的Hugo Raetzo博士及Daniel Bollinger博士來台,兩位地質學專家到達之後,立即前往甲仙鄉小林村災區勘驗。

據現場及航遙測資料研判,小林村整村遭淹沒,非土石流所致,而是原本海拔高一六○○公尺的獻肚山山崩,導致大規模岩體滑崩,加上形成堰塞湖後又崩潰造成洪水,是複合型災害,屬不可預測的災難,事前很難於防範。[5]

三、〈小林滅村調查:地質脆弱與大雨是主因,110秒奪700命〉(2010415)之「台大地質係教授陳宏宇、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陳建志及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副教授張中白,14日在行政院國科會發表『獻肚山崩的關鍵110秒追蹤──莫拉克風災地質變化調查』結果」摘要如下:

崩塌開始於獻肚山標高1445公尺處,就在去年89凌晨6點左右,土石以每秒50公尺、相當於每小時180公里的速度高速向下崩移,33秒之後土石就跨越了山腰的590高地,進而淹埋小林村,累積的土石重達3000萬噸,全程短短110秒。[6]

四、〈小林里〉(100613)之「甲仙境內最高峰為大竹溪山,海拔1,664公尺,其西南分支獻肚山位於小林聚落東北側,原海拔為1,445公尺,經八八水災後崩塌,現僅為600公尺[7]

五、完工啟用於101115日的「小林村紀念公園」,是由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主事,其眺望樓台上關於「獻肚山」的解說牌,圖說如後:「位於甲仙鄉小林村第九鄰到第十八鄰旁,原本海拔為1600公尺,目前僅高約600公尺」(請見〈照片1〉) 

IMG_4616小林紀念公園獻肚山解說牌-2

〈照片1〉小林村紀念公園,關於「獻肚山」的解說牌文字。(已經拆除)

小林災變解說牌-框-1098

2006.2.6.上午的小林聚落與山形-1098公尺DSC02171

(上)〈照片2〉小林村紀念公園,關於「獻肚山」的圖示。(已經拆除)(下)〈照片32006.2.6.上午的小林聚落與山形,游秀葉攝影。

                工務局解說牌的「獻肚山」,位置是標示在小林聚落北偏東方,還以虛線標示了原來高度〈照片2〉,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虛線高度,竟然比後面筆者標示的海拔1098公尺山尖還低──這一山尖的高度,為檢閱Google地球而得。再比對200626日的近似位置取景照片〈照片3,解說牌指述的「獻肚山」高度幾乎不變,只是樹木消失而已──這樣的狀況,就有待深入探討、追蹤與研究了。 (本段文字與照片2、照片3,補充於103年12月5日)

在這些報導裡,提到獻肚山為1600公尺的有三個單位,就連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的方耀民博士,在會同兩位聯合國專家進行調查時,也疏忽了向當地人或知情者查證。

至於行政院《「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埋村之發原因」調查報告》的「小林村上游集水區山麓地帶,地形呈凸肚狀,當地取其形俗稱獻肚山,該山麓東側山頭標高海拔1445公尺……經查,小林村上游集水區獻肚山,於9889早上69分左右發生大規模崩塌,崩塌土石方數量高達2,503萬立方公尺台大地質係教授陳宏宇等團隊的「崩塌開始於獻肚山標高1445公尺」與專長文史工作的賴景軒先生的「其西南分支獻肚山位於小林聚落東北側,原海拔為1,445公尺,經八八水災後崩塌,現僅為600公尺」也皆失了準頭。

《獻肚山崩的關鍵110秒追蹤──莫拉克風災地質變化調查》,是媒體摘要報導,沒有相關圖檔可資比對,原調查內容出處網址,則已無法連結;行政院總計18頁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埋村之發原因」調查報告》,也沒有圖檔。雖然追蹤不易,但搜尋有等高線的〈圖1「內政部1/23000高雄縣甲仙鄉行政區域地圖-小林」,小林獻肚崩塌地附近,1445公尺的山就只一座;1600公尺以上的山,也僅只1664公尺的大竹溪山與1659公尺的鞍輪名山兩座,所以相關調查、論述與說明,都不會離開這一小小範圍。

行政院,乃國家最高行政單位;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與台大地質係教授陳宏宇等團隊,都是學界菁英;《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則屬文化部管理,四者影響力皆深遠,若再不釐清問題所在,而一直誤謬引用下去,實非國家之福。

 

小林獻肚災變前2009-06-21衛星圖示﹙成大劉正千﹚-標示 

〈圖1〉〈小林獻肚災變前2009-06-21衛星圖示〉(成功大學劉正千教授截取,相關對照點位置點標示 / 游永福)

今,謹以幾年來現地走訪踏勘的寶貴記錄,綜合一、災前圖檔:〈圖1〉〈小林獻肚災變前2009-06-21衛星圖示〉(成功大學劉正千教授截取)。二、災後圖檔:〈圖2〉〈小林獻肚災變後2013-08-04衛星截取圖示〉(取材Google Earth)與〈照片1234567、8、9〉等項資料,進行比對說明。

 小林災變相關位置圖示-A4

〈圖2〉〈小林獻肚災變後2013-08-04衛星截取圖示〉(取材:Google Earth,地圖方向西北。相關對照點位置標示 / 游永福

 

         2022年7月13日,具地圖專家身份的臉書朋友 Jovi Ho對獻肚山與岩層起崩點標示提出訂正,直至今日,亦即2022年9月12日,才有機會進行回應與修改。關於「獻肚尖」與「獻肚山」的位置與名稱,拙文已經說明是在地人取名的,所以仍維持原名;而因為被遮蔽,所以在小林聚落南側與五里埔臺地看不到的那座山,本就無名, 仍維持「未名山」標示。比起2013年2022年衛星地圖的起崩位置更明確,所以重新截取標示,謹保留錯誤的〈圖1〉與〈圖2〉,增加修正後的〈圖3〉〈小林獻肚災變後2022-09-12衛星截取圖示〉(取材Google Earth),好讓朋友們知道問題所在。謝謝 Jovi Ho 提供寶貴意見!(2023-01-28再修正)

 

〈圖3〉〈小林獻肚災變後2022-09-12衛星截取圖示〉(取材:Google Earth,地圖方向西北。相關對照點位置標示  游永福-2023-01-28再修正 ).PNG

〈圖3〉〈小林獻肚災變後2022-09-12衛星截取圖示〉(取材Google Earth,地圖方向西北。相關對照點位置標示 / 游永福,2023-01-28再修正 )

                從這三張地圖,可以確知玉山山脈上海拔1662(老地圖標示為1664)公尺的大竹溪山,在Google地球矮了一些,只有1658公尺,但的確是甲仙最高峰;山的位置為:

北緯23°10'00.23",東經120°41'15.24"

 五里埔新小林美景P1050208-對比標示

〈照片4100313日,從五里埔高點遠望東北方,大竹溪山、獻肚尖與鞍輪名山依序羅列,害羞的1465公尺「未名山」躲在獻肚尖後面。獻肚崩塌區景況清晰可見。攝影 / 許淑卿

關於這座大竹溪山,早期文獻與那瑪夏區皆稱之為「藤包山」,是原住民卡那卡那富群避難的聖山。聖山北方略偏西有「鞍輪名山」,鞍輪名山另有「小藤包山」稱呼,海拔為1659公尺Google地球只有1634公尺)。兩座山,都有講不完的族群精彩故事。[8]

在大竹溪山分支的西稜上,有一座1445公尺的山,在「內政部1/23000高雄縣甲仙鄉行政區域圖-小林」裡,沒有標示山名;在小林聚落,因前山遮蔽展望不到,所以也一直沒有在地名稱出現;今,筆者謹以「未名山」來忠實稱呼。未名山的位置:

北緯23°10'06.86",東經120°40'34.28"

 CIMG9100小林獻肚簪變現場98-08-13-1

〈照片598813上午,筆者與工作伙伴們在八號橋前方眺望小林遺址,照片右方頓三角形山頭,即大家通稱的「獻肚山」。攝影 / 許淑卿

過了未名山,稜線一分為二,一條南偏西,另一條西行偏南後有一1440公尺的突出山頭,在地人多以「獻肚尖」Hiàn-tóo-tsiam,閩南語音)來稱呼,亦即災變後大家在台21線八號橋前方小林遺址瞭望點可以看得到的「獻肚山」了(請見〈照片5〉)。獻肚山的位置:

 CIMG9078小林獻肚災變鏡面順向坡98-08-13-1

〈照片698813,光可鑑人的橢圓鏡面順向坡。攝影 / 許淑卿

北緯23°10'05.16",東經120°40'28.74"

從〈圖2〉「小林獻肚災變後2013-08-04衛星圖示」與〈照片4〉兩圖檔,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大竹溪山、未名山、獻肚尖與鞍輪名山四座山,山頂如如不動都還在。而依走訪、遠觀與比對及    Jovi Ho 指證的結果,岩層的確實起崩點,是在獻肚尖西側下方的1270公尺處,位置:

北緯23°10'00.13",東經120°40'17.42"

所以相關的四座山,確實都沒有變矮為600公尺。再詳細檢視〈圖1〉,四座山下方,災前沒有600公尺高的山頭;檢視〈圖2〉,亦即進行Google地球搜尋,災變之後,確實也沒有出現600公尺的崩塌小山嶺。

CIMG1732鏡面順向坡岩層

〈照片7〉傾斜約45度角的鏡面順向坡。攝影 / 許淑卿

且回顧這一獻肚崩山大災變,最令人注目的,是岩層出現一面會反光的橢圓鏡面順向坡(請見〈照片7〉),顯見當時崩塌岩層摩擦力道之強、之大。橢圓鏡面順向坡,其中心點位置為:

北緯23°09'59.71",東經120°39'45.51"

為了一探究竟,民國99(2010)51,在長期關心甲仙的曹永清老師帶領下,伙伴們攜帶水、便當與鐮刀,特地上達橢圓鏡面順向坡瞭解,只見岩層傾斜角度約為45度,表面猶存上方岩層下刷時的直線刮痕,且已持續風化,但仍寸草不生。在岩層上頭,巨石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崩落的可能(請見〈照片7〉)。

 CIMG1728獻肚崩塌區的山羌腳蹄印

〈照片8〉球鞋與山羌腳蹄印對比。攝影 / 許淑卿

回程時,仍然行走崩塌區北側的淺山溝,[9]忽然間,石頭一顆、兩顆、三顆,陸續從岩壁上丟了下來,快速閃躲之後,心裡不禁問了問:光天化日之下,到底誰這麼大膽敢在此撒野?會這麼想,乃因上行時,發現了山羌深入泥土中的蹄印(請見〈照片8〉);在這草木無多的亂石崩塌區中,山羌到底所為何來? 

惟幾經搜尋,不見一隻猴子或一個人影,大家不禁心裡毛毛的。再持續觀察,既沒有地震,也沒有風吹,石頭仍持續掉落,所以,極可能是岩層與石頭在太陽曝曬之後兩皆膨脹,不安穩的石頭便翻滾了下來。

這樣的特別經歷,讓我們了知在崩塌地勘查,尤其是中午前後,是必須與岩壁「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

崩塌岩層,據註腳9日本學者的推測,有84公尺深;台灣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所李錫堤等學者,則以農林航空測量所測製的災前與災後DTM來相減,得到「平均深度約40公尺」的結果,[10]不論8440公尺,岩層皆厚重,所以首當其衝的山溝台地,便衝撞得更為開闊了──這,可從〈圖2〉、〈圖3〉與〈照片9〉的比對,觀察出變化與梗概。

在面對山溝時,右側明顯為頁岩層,左側則為砂岩層。若站在台地西面隆起的頁岩塊上頭向東眺望,獻肚尖與整個岩層起崩點清晰在目,站立其下的我們,實在渺小得可憐!

寬闊的山溝台地,形狀為扇形,中間與偏西北側低,南北兩邊與東側高,其中心點位置:

北緯23°09'49.47",東經120°39'13.45"

不厭其煩提出地圖、衛星地圖與照片等關比對點資料,來釐清錯誤資訊的誤導,並疏理出你我一直疏忽卻又很重要的,小林獻肚山區四座山的相關位置與崩塌地樣貌──其目的,是希望這樣的超出學力與能力淬鍊,能讓自己在進行相關調查研究時,更加審慎,更加嚴謹。

本文發表於2014年4月《高雄文獻》第4卷第1期(2022-09-12再修正)

 

[1]行政院,《「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埋村之發原因」調查報告》,資料檢索日期:102 2013)年1117日,網址: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E8%AA%BF%E6%9F%A5%E5%A0%B1%E5%91%8A/99/09900042188%E6%B0%B4%E7%81%BD%E5%B0%8F%E6%9E%97%E6%9D%91%E5%9F%8B%E6%9D%91%E5%8E%9F%E5%9B%A0%E8%AA%BF%E6%9F%A5%E5%A0%B1%E5%91%8A%E5%B0%8D%E5%A4%96%E5%85%AC%E5%B8%83.pdf

[2]周宜樺,〈深度甲仙/綠色奧斯卡-小林紀念公園與自然共處〉,《yam蕃薯藤新聞》,資料檢索日期:1022013)年912日,網址:http://n.yam.com/yam/travel/20130906/20130905732397.html

[3]《苦勞網》,〈獻肚山連爆兩聲土石壓頂 小林村上方堰塞湖惹禍?〉,資料檢索日期:102 2013)年912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4556

[4]田哲榮、陳世慧,八八水劫暴雨山崩土石流〉,《經典雜誌》第134期,資料檢索日期:2013912,網址: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7168

[5]盧金足,聯合國:獻肚山山崩致小林滅村〉,《中國時報》──《水患治理監督聯盟》轉載,資料檢索日期:2013912網址:http://waterwatch.ngo.org.tw/node/5566

[6]NOWnews 今日新聞網》,〈小林滅村調查:地質脆弱與大雨是主因,110秒奪700命〉資料檢索日期:2013914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0/04/15/91-2591958.htm

[7]賴景軒,〈小林里〉,《台灣大百科全書》,資料檢索日期:2013912網址: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6197

[8]《民族數位機會中心》,〈三民鄉原住民卡那卡那富群山水地方命名表˙山景〉,民國97-98年度。資料檢索日期:2013912網址:http://misftp.kyu.edu.tw/nation/page2_2_1.html

[9]獻肚崩塌區,有南北兩山溝,北溝淺,南溝深;南溝,即日本筑波大學教授宮本邦明等17位專家學者與NHK團隊勘查的路線。

[10]李錫堤等,〈小林村災變之地質背景探討〉,《地工技術》,第122期(200912月),第87-94頁。資料檢索日期:2013915網址:http://140.115.123.30/papers/%E5%B0%8F%E6%9E%97%E6%9D%91%E7%81%BD%E8%AE%8A%E4%B9%8B%E5%9C%B0%E8%B3%AA%E8%83%8C%E6%99%AF%E6%8E%A2%E8%A8%8E.pd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獻肚山 崩山 莫拉克災變
    全站熱搜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