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0055514湯姆生的「水果靜物」-標示-威.jpg

【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

湯姆生的一張1868年水果照片       游永福

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有一張水果照片,玻璃版上沒有題字,但是典藏的英國威爾康圖書館在該照片頁面上附有「Still life of fruit, Hong Kong. 1868」標示,亦即是「1868年拍攝於香港的水果靜物」。關於這一張「水果靜物」,王雅倫老師給了點評:

「從構圖上,可發現湯姆生的藝術底子,他可以把水果排成古典畫一樣典雅──這也是為何我說他的構圖很嚴謹,張張都精算過的原因。」

或由於台灣水果豐富,所以湯姆生的這張水果照片,法國學者魏延年先生是將之歸類在臺灣影像之中;王雅倫老師也懷疑照片會不會跟臺灣有關?要15年來一直研究踏查湯姆生檔案的筆者追蹤看看。當然,臺灣若能再多出一張1871年老照片,絕對是令人興奮的好事,那麼,且來看看有無可能?

在檢視又檢視之後,筆者特別將照片上的水果以號碼標示,而利辨識與討論,編號1為葡萄,2是楊桃,3梨子,4龍眼,5鳳梨,6李子,7石榴,8荔枝,9香蕉,10黃皮果(謝謝劉克襄老師提供辨識意見),最後的11被安排在石榴右後側,難見全貌,但因照片有「水果靜物」的說明,或有可能是近三十年來筆者一、兩天就得吃上一顆的最愛,亦即「木瓜」是也。筆者為了改善腸胃功能,早餐第一餐有食用木瓜的習慣,不論原生種黃肉木瓜或改良種紅肉木瓜通通都愛,已不知品嚐過多少木瓜了,只覺照片中的木瓜,有原生木瓜外型多變的樣貌,右側頂點就是蒂頭。總計11樣水果,在1870年左右,除了石榴與黃皮果須探討,其他9樣臺灣都有生產。

若就石榴而言,清朝道光元(1821)年鄭兼才增刪的《續修臺灣縣志》,在卷一地志「物產」單元的「花」項目,有「石榴」的記載,石榴不記錄在「果」卻記載在「花」項目,顯示果的產量在當時是不多的。而原產於大陸的黃皮果,《續修臺灣縣志》則沒提起;臺灣縣雖然也被歸類為適合黃皮果生長的區域,然而到了湯姆生來到臺灣的18714月,仍未有種植的相關記錄出現。又到日本時代,有一本1890年左右成書的《安平縣雜記》(臺灣縣與銜接其後的安平縣幅員相近),也沒有黃皮果記錄;其北鄰同時期的《嘉義管內采訪冊》專書,在「打貓南堡」的「物產」單元「果之屬」項目,也未見黃皮果,倒是記錄了石榴;「打貓東堡下堡下三分」,還是不見黃皮果,但也以別名「榭榴」記錄了石榴。如此說來,在大陸地區已經很普遍的黃皮果,到了1871年是還未在臺灣廣植的;因此英國威爾康圖書館頁面上所附的「1868年拍攝於香港的水果靜物」之說明,應該是正確無誤的。

水果名稱與產地既以確定,且來討論其產期,拜品種改良之賜,數十年來臺灣有部分水果,其產期已經可以適當調節,可說不同於湯姆生拍攝照片的1870年左右,但基本上仍有一定規律,就主產期來說,葡萄大致是在12月與512月,楊桃712月,梨子810月,龍眼78月,鳳梨112月,李子56月,石榴910月,荔枝56月(1870年左右產期),香蕉112月,黃皮果78月,木瓜112月──即就大陸南方來講,產期差距應該也不大。而依據上開主產期資料來看,我們會發現:龍眼、李子、荔枝與黃皮果,是無法與石榴同時出現的,因為產期不同。而無法同時出現的水果卻實實在在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這就有趣了。

在湯姆生的這一張「水果靜物」照片裡,龍眼與黃皮果的葉片為我們透露了玄機。大家都知道,葉片在採摘一段時間之後會因脫水而捲縮,然而,照片裡的這兩種水果,從產地來到湯姆生的拍照現場必有一段時間,照理說葉片不應該還大方攤展像現採的;而且,收集各種水果並布置妥當也須時間,亦即大方攤展的葉片確實大有問題。

討論到此,或許您已經想到湯姆生這張「水果靜物」照片裡的水果是甚麼水果了──若不是全部,必也局部是「蠟果」。

關於蠟果,在201455日,取材自《北京日報》的《華夏經緯網》有〈老北京蠟果含苞待重生〉專文,記錄了居住北京,與丈夫聶福麟一同辛苦研習並傳承蠟果傳統手藝的劉秀華女士之述說:

「蠟果歷史悠久,它的製作起源於民間。據文字記載,我國宋朝時期就有了蠟製品。由於蠟的熔點低,便於澆鑄成型,節日裡,人們常做一些蠟兔、蠟鴨子、蠟花和蠟水果等形狀的河燈,點然後置於水中,稱做『水上漂』──這便是蠟果製作的雛形。」

依據劉秀華女士的說法來推論,從宋朝開始現蹤的蠟果,在清朝時期的1868年應該已經相當成熟了。成熟的蠟果工藝,能為湯姆生敏銳的眼光與鏡頭所捕捉,倒是中、西藝術難得的因緣交會了。

民國百零五2016)年1130日與《中華日報˙ 中華副刊》同步發表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