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左)照片1:湯姆生的〈打狗港〉影像。(右)照片2:在現地尋找取景點(攝影:鄭仲傑)。.PNG

【旗美社大尋找湯姆生】走讀系列之十三

旗津與典像濕版攝影工藝   鄭仲傑

今天的走讀行程,是我個人對本系列課程相當期待的一堂,一來打狗港是湯姆生開啟臺灣踏查與記錄的起點,再者馬雅各醫師在我的家鄉府城臺南經歷「看西街事件」後,再重新到打狗行醫、宣教不挫,持續在福爾摩沙實現其個人志業並造福當地鄰里、後代,本地當然也是未來整個線性文化遺產相當重要的據點。另外,有機會能實地探訪、了解傳說中的濕版攝影工藝,也是令我相當期待。

一行人抵達旗津後,游老師立刻拿起準備的教材,開啟今天的課程解說。首先第一個探尋的湯姆生攝影點為〈打狗港〉,現場夥伴們跟隨著游老師手中的那幅打狗港影像移動腳步,猶如在尋找現在許多景點流行的「最佳拍照點」一樣,只不過我們尋找的並不是甚麼最美的角度,而是──湯姆生最初的悸動(照片12)。想像他如何從其文字記載般的爬過堅硬、銳利的珊瑚礁岩洞穴抵達這中國大陸外海的島嶼,然後佇立在有著深黑色澤的海灘沙土上,拍下打狗港景色,並為遠方港口對岸那奇異獨特的撒拉遜頭岩塊所著迷。

現場夥伴們找尋了許多個不同的角度及位置,空檔之餘,我則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及釣客們的神情:他們顯露似乎被打擾了清閒般的困窘,但卻也好奇這群怪人拿著一張圖像走來走去,一會到釣竿旁、一會到路邊,是不是跟風在抓些甚麼寶?最終,所幸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利用空拍機找到最接近湯姆生打狗港影像的位置角度,如此不僅彌補了古今環境變遷所造成的誤差,也印證了湯姆生取景點,概如游老師踏查考證後所推測的旗後安檢所後方位置。

1865年馬雅各醫師登陸打狗之後便前往府城,並在西門城看西街開設醫館行醫傳教,不料卻因有人造謠「紅毛醫生取心肝、挖眼睛,以此作藥。」引發排外風波而暫避至打狗旗後。

上:(左)照片1:湯姆生的〈打狗港〉影像(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右)照片2:在現地尋找取景點(攝影:鄭仲傑)。

(左)照片3:馬雅各醫生的打狗醫館與禮拜堂。(右)照片4:現地對應位置(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3:馬雅各醫生的打狗醫館與禮拜堂。(右)照片4:現地對應位置(攝影:鄭仲傑)。

從旗津渡船頭漫步走到旗後山腳下一處被圍籬阻隔的區域,這裡是馬雅各醫師在看西街事件後,於1866年所建打狗醫館及禮拜堂的遺址(照片34)。1881年由慕德醫院承繼醫療工作,於1937年日治時期,因臺灣船渠株式會社今臺船公司前身高雄工場整地拆除,如今現地已無建物保存,僅為一片草地,令人遺憾、惋惜。

在這狹小的巷弄裡,來往的遊客與在地民眾絡繹不絕,但似乎少有人能知曉這段臺灣近代醫學發展的起源,進而駐足、緬懷前人的典範。如今臺灣醫療技術與水準位居世界前列,也應當感念並發揚馬雅各醫師的精神才是附註:高雄醫學大學內,設有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館內有復原1881年初慕德醫院的場景,呈現19世紀下半葉現代醫療服務的景況。未來亦可評估,增加作為本系列課程或相關活動的參訪、學習場館)。

(左)照片5:湯姆生的〈打狗潟湖〉影像。(右)照片6:1906年淺野埋立地(高雄歷史博物館).PNG

(左)照片5:湯姆生的〈打狗潟湖〉影像(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右)照片6:1906年淺野埋立地(高雄歷史博物館)

照片7:地所埋立地與鐵道部埋立地示意圖(圖片來源:岩田久太郎,《明治四十四年打狗港》).jpg

照片7:地所埋立地與鐵道部埋立地示意圖(圖片來源:岩田久太郎,《明治四十四年打狗港》)

拾階而上,視野逐漸開闊,至旗後燈塔,湯姆生〈打狗港入口〉的畫面立即映入眼簾,如今海岬東西兩側已多了填海造陸所形成的陸地,原本哨船頭現已增加許多港務海事設施,另外最大的差異則是影像中哨船頭後方早期湯姆生所攝的〈打狗港潟湖〉(照片56),於日治時期進行填海造陸形成城市聚落,當初日商淺野總一郎提出的「打狗水面埋立願書」在1908年獲得總督府核准,並於1912年全面竣工,共填埋出67,722坪土地,也就是所謂的「淺野埋立地」,另外則與「鐵道部埋立地」構成今日高雄哈瑪星的雛形(照片7附註:埋立地,即「填海造陸的土地」)。

照片8:湯姆生的〈打狗港入口〉(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jpg

照片8:湯姆生的〈打狗港入口〉(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

照片9:現今打狗港入口全景(攝影鄭仲傑).jpg

照片9:現今打狗港入口全景(攝影:鄭仲傑)

照片10:旗後燈塔一腳角(鄭仲傑攝影).jpg

照片10:旗後燈塔一角(攝影:鄭仲傑)

眺望著打狗港入口,及整個高雄港灣及遠方高雄市區的城市天際線,不難想像這個天然港灣在經過人為建設後,如何自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後開口通商,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的築港、擴港,到1999年達到吞吐量世界第3的最高峰目前已下滑至第15。如今,2011年高雄市政府提出「亞洲新灣區」的佈局,隨著大型指標建設陸續落成啟用,即將屆滿10年的高雄市產業轉型及港市發展大計,能否扭轉打狗港近年面對全球貿易競爭的劣勢,奠定下一個百年發展基礎,值得關注。

回首古今,湯姆生留存下來打狗港開港後的〈打狗港入口〉初期影像紀錄(照片8),顯得重要而珍貴,因為見證了打狗港百餘年的變化(照片9)。

旗後燈塔塔身為臺灣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頂部呈現圓筒形。燈塔本身及周邊廠房整潔亮白,鑲嵌其上的西式門窗搭配鳳凰木枝葉搖曳光影,襯著遠方的藍(照片10)。一顆種子、一種建築風格,同樣漂洋過海來到這個東方的島嶼海濱,結合在一起毫不違和且極具美感,這是打狗風情,沒有什麼先來後到、高低優劣的問題,在這塊土地上落了地生了根,就都是一家人了。

(左)照片11:旗後砲台「威震天南」外向內拍老照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右)照片12:旗後砲台新照片(高雄歷史博物館)。.PNG

(左)照片11:旗後砲台「威震天南」外向內拍老照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右)照片12:旗後砲台新照片(高雄歷史博物館)。

(左)照片13:旗後舊砲台「威震天南」內向外老照片。(右)照片14:旗後砲台新照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PNG

(左)照片13:旗後舊砲台「威震天南」內向外老照片。(右)照片14:旗後砲台新照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其指派唐定奎、王福祿等員籌建旗後(威震天南)、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臺。依相關資料說明,砲臺四座大砲位於南區,如此顯示此砲臺防禦的範圍應不是北側的打狗港入口,與雄鎮北門砲臺有別,再與北側壽山的大坪頂砲臺互為犄角,達到共扼打狗港的功能。其後1895年乙未戰爭時,吉野號等日艦於旗後外海砲擊,擊毀砲臺門額,經修復後保留天南兩字。

本砲臺入口為中國式的八字門,更特別的是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的「囍」字,依高雄市教育局網頁資料所述,此意為砲臺之構築,可成「國泰」與「民安」的雙喜之局,我在現場也留意到入口門廊兩側牆上有磚刻蝙蝠圖案,此有象徵砲臺「以戰止戰」為民謀「福」。清末海防建設中,旗後砲臺可說是難得的中西合璧砲臺,現為國定古蹟,相當值得考究與欣賞(照片11121314

照片15:旗後砲台眺望旗津聚落(鄭仲傑攝影).jpg

照片15:旗後砲台眺望旗津聚落(攝影:鄭仲傑)

站在砲臺南側當初大砲的位置上居高臨下,旗津外海、沙洲、聚落、內海港灣,自然與人造、水與陸,高雄港周邊濱海環境豐富的層次與類型一覽無遺。其中尤其吸引我注意的地方,在於旗津聚落節比鱗次的屋舍,部分外牆上似乎都上了白、米、灰、黃等淺色系的外漆,整體視覺感受相對柔和協調,頂樓加蓋紊亂情況也意外地少(照片15),相比臺灣老舊聚落常見外觀髒污色調雜亂的意象好上許多,或許是高雄市府及在地民眾的用心吧。

(左)照片16:旗津星空隧道入口。(右)照片17:日本清津峽谷隧道「光洞」(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16:旗津星空隧道入口。(右)照片17:日本清津峽谷隧道「光洞」(攝影:鄭仲傑)

離開砲臺後,沿著步道走至山腳,來到旗後山腳下的「星空隧道」,隧道內海風吹拂很是舒爽,想必盛夏時節會是極佳的避暑勝地。只是這樣的場景,不免讓我對照起曾經走訪的日本新潟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一處知名景點及創作──清津峽谷隧道〈光洞〉(照片1617),其由中國建築師馬岩松所創作的作品,照明融入五行色彩概念,有種讓人經歷一場時間與空間的奇幻之旅;相較之下,星空隧道本身斑駁的歷史感原本較清津峽谷隧道更有形塑時空體驗的條件,但終究是生硬地埋藏在單調的牆角照明及兩側海中世界塗鴉之下此為當天所見景象,不同時期或活動可能有所變化),頗為可惜

(左)照片18:星空隧道出口之礁岩景觀。(右)照片19:出口旁之礁岩景觀(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18:星空隧道出口之礁岩景觀。(右)照片19:出口旁之礁岩景觀(攝影:鄭仲傑)。

然而一出隧道口,原本感嘆的思緒,卻立刻被迎面而來的開闊海景及周邊壯觀的礁岩崖壁所震懾,而一掃而空(照片1819)。海天一色、礁岩崢嶸,濱海植被林投、仙人掌、草海桐、木麻黃與黃槿,恣意、自然生長,且據熟稔高雄海岸蟹類生態的友人所述,此處亦為多種陸寄居蟹及沙蟹的棲地。如此自然海岸環境,搭配簡易適當的步道、涼亭,就會是相當理想的環境教育及生態觀察場域,無須過多的人為建設。

(左)照片20:旗津馬雅各醫師紀念碑。(右)照片21:游永福解說中。.PNG

(左)照片20:旗津馬雅各醫師紀念碑。(右)照片21:游老師解說中(攝影:鄭仲傑)。

除了自然美景外,2012年高雄市政府為紀念1865年來臺進行醫療宣教的馬雅各醫師,選在其當初登陸地點,即今日星空隧道出口設立紀念碑(照片2021)。紀念碑整體意象為一棵樹,愛心形狀的葉子刻著馬雅各抵達臺灣的日期,而葉子包覆了臺灣,象徵他守護過臺灣人民;基座的天使之翼和雙手,代表馬雅各醫師付出一己之力,為臺灣基督教和醫療奉獻(《基督教今日報》,2012-02-15

原路回到星空隧道入口處後往海邊沙灘行走,來到旗津海水浴場北側一處不起眼的角落,經過游老師等人細心觀察比對,找到了湯姆生〈猴山山腳礁岩〉影像的取景地,推翻英國威爾康圖書館將此照片歸類於中國九龍的認定(照片22)。拿起湯姆生的老照片,對照著前方的沙灘海域,古往今來的歷史感與既視感[1]油然而生!

(左)照片23:日治時期防波堤工事明信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右)照片24:防波堤工事現地對比(鄭仲傑)。.PNG

(左)照片23:日治時期防波堤工事明信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右)照片24:防波堤工事現地對比(攝影:鄭仲傑)。

游老師提到此處礁岩,曾於日治時期因構築防波堤而開挖改變原有之地貌,如將當天所照之今日影像,搭配早期日本防波堤工事之明信片影像(照片2324),竟然出乎意料地有種古今時空一脈且交錯之趣味!舊影像中似乎有星空隧道口及設施,畫面右方是否為通往砲臺大門的坡道階梯呢?

(左)照片25:湯姆生的〈在岸浪中撈魚苗〉影像。(右)照片26:現地對比(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25:湯姆生的〈在岸浪中撈魚苗〉影像(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右)照片26:現地對比(攝影:鄭仲傑)

(左)照片27:湯姆生的〈竹筏〉影像。(右)照片28:現地對比(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27:湯姆生的〈竹筏〉影像(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London)。(右)照片28:現地對比(攝影:鄭仲傑)。

湯姆生當初在此拍攝了三張影像,其中〈竹筏〉影像裡的竹筏,倒映在海水浸澤的沙灘上,相當優美!而〈浪中捕魚〉影像,撈魚苗漁夫由右側傾斜而上左側,影像依次變小,構圖也美!如今兩個影像已經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男女乘風御浪,一樣屬於這塊熱帶島嶼,一樣美好(照片25262728)。

終於來到傳說中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

這是我此行另一項期待的行程,回想從本系列課程開始到每個階段的過程,濕版攝影都會是游老師不斷提及跟解說的內容。店面位在駁二大義倉庫區的一角,攝影主題的商品展售搭配工業風倉庫風格本是絕配,低調有質感的門面對我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一進門就看到親和力十足的老闆郭建良老師迎接夥伴們來訪,並引領我們到二樓進行解說、交流討論。

(左)照片29: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拜訪郭建良老師(攝影:鄭仲傑)。(右)照片30:郭建良老師講述濕版攝影過程與細節(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29: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拜訪郭建良老師(攝影:鄭仲傑)。(右)照片30:郭建良老師講述濕版攝影過程與細節(攝影:鄭仲傑)。

郭老師因緣際會回到高雄投入鑽研濕版攝影,其現場解說濕版攝影的做法,即是從製作底片開始,先將加入溴化物或碘化物的火棉膠,塗於玻璃或金屬板表面,接著在暗房浸泡硝酸銀,讓板子上形成碘化銀感光層,放入片匣,製作好的底片要把握時間拍攝,拍攝完成立刻進行顯影、定影和水洗,等待風乾後再上保護漆,底片完全乾燥以前需完成曝光、顯影、定影等成像手續,所以命名「濕版攝影」,又稱為「火棉膠濕版攝影」(照片2930)。郭老師表示,濕版攝影的發明與應用不僅比當時期攝影的感光度更強,而且將原本一張照片需要一整天的拍攝時間縮短至5-10分鐘左右,大幅提升攝影的品質、應用及普及性。

(左)照片31:郭建良老師使用的蛇腹濕版攝影相機(攝影:鄭仲傑)。(右)照片32:郭建良老師自行調製的火棉膠(攝影:鄭仲傑)。.PNG

(左)照片31:郭建良老師使用的蛇腹濕版攝影相機(攝影:鄭仲傑)。(右)照片32:郭建良老師自行調製的火棉膠(攝影:鄭仲傑)。

依據游老師的考究推估,湯姆生在遊歷臺灣期間所攜帶的攝影相關器材相機、腳架、玻璃板等總重量高達178.8公斤,現場實際觀賞到濕版攝影各式器材、配備及玻璃板(照片3132),越是心生讚嘆!這樣的攝影方式,就連在現代高度人為控制的攝影棚內,都讓人不由得屏息完成,這在充滿瘴癘之氣」的臺灣原始自然環境,保存、攜帶、沖印、操作等都極為困難,實在無法想像湯姆生如何能拍攝出如此清晰、光影準確且兼具構圖美感的影像!

照片33:游永福展示的自己的濕版攝影成品(攝影:鄭仲傑).jpg

照片33:游老師展示的自己的濕版攝影成品(攝影:鄭仲傑)

現代數位攝影如此發達、便利,加上數位科技、後製技術,攝影幾乎已變成毫無成本、代價的影像製作方式,因此在聽聞郭老闆介紹其濕版攝影的收費標準時,難免心頭一驚,代價不斐,但卻又隨即在了解完濕版攝影的發展及郭老闆的經營理念、用心後,反而覺得這如果作為給自己、家人一個恆長、有紀念性的禮物(照片33),實在是太划算了!課程最後雖然很遺憾本次課程沒能實現親身參與濕版攝影拍攝的盼望,不過就讓這珍貴的一次就留給我自己與親愛的家人吧!

談了這麼多濕版攝影,最後就簡短引用網路相關資料所介紹的濕版攝影發明者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爾Frederick Scott Archer, 1813-1857作為本文分享的小結。阿切爾在1851年於《化學家》(The Chemist)三月號期刊,首度公開描述完整且可重複驗證的配方,是濕版攝影發展中最珍貴的史料,後人認定他即是火棉膠濕版攝影法的發明者。他如此分享知識、公開技術內容,放棄申請專利與致富的機會,此與同時代的英國貴族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1800–1877)相比有如天壤之別。塔博特本身坐擁莊園、生活無憂,又是皇家學會的一份子,生活優渥。其在發明「卡羅法」(Calotype)攝影術後立即申請專利收取權利金,並常因此動輒興訟。相較之下,阿切爾生於一個屠夫之家,生活窮困,疾病纏身而終,但他卻有意識地公開了完整流程,將濕版攝影術開放給更多人免費使用,作為給世界的禮物。

地圖1:湯姆生1871年南臺灣旅行地圖-建構中的〈湯姆生馬雅各之路〉.png

地圖1:湯姆生1871年南臺灣旅行地圖-建構中的〈湯姆生馬雅各之路〉。

1871年,在阿切爾發表濕版攝影術的20年後,湯姆生將此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克服萬難留下了遙遠東方島嶼福爾摩沙早期珍貴的影像;2019年,湯姆生踏查旅行臺灣148年後,游永福老師集18年調研成果出版《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期待在N年之後,這條線性文化遺產,能匯集眾人之力與智慧,讓國家、甚至國際所認證,成為臺灣國民及國際旅人爭相走訪的一條朝聖之路,亦即令人期待的〈湯姆生馬雅各之路〉(地圖1)。

 

 

 

[1] 既視感,意為「似曾相識」或「幻覺記憶」(出自法語Déjà vu的翻譯,指人在清醒的狀態下自認為是第一次見到某場景,卻瞬間感覺之前好像曾經經歷過,是被廣泛報導證實的一種常見的現象。維基百科,〈既視感〉,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2%E8%A6%96%E6%84%9F2021-01-18瀏覽)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