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照片1:2020-11-28旗美社大【尋找湯姆生】課程走讀旗津與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講解濕版攝影材料中(陳喬妤攝影)。.jpg

【旗美社大尋找湯姆生】走讀系列之十二

如此吸引人,耗時又耗力的濕版攝影   鄭竹君

摘要:濕版攝影能讓你看見影像顯影的瞬間,呈現在眼前的驚喜與美好!

照片1:2020-11-28旗美社大【尋找湯姆生】課程走讀旗津與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講解濕版攝影材料中(陳喬妤攝影)。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演變,拍照變成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不一定要多高畫素的相機或是多高級的配備,只要拿起手機就能捕捉許多美好而值得留念的畫面。但你知道嗎,在18世紀的時候,攝影師為了要捕捉一瞬間的美好景致,必須花上多少時間與做多少的事前準備工作,才有可能保存下一張難能可貴的照片嗎?

濕版攝影

1851年,英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克特・阿切爾發明了濕版攝影的技術,改良最早的攝影技術銀版攝影不易保存的缺點,並在繁瑣的程序中強化影像的呈現效果。

 

照片2: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的大型濕版相機(2020,陳喬妤攝影)。.jpg

照片2: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的大型濕版相機(2020,陳喬妤攝影)。

照片3:2020-01-15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正進行焦距調整.jpg

照片3:2020-01-15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正進行焦距調整。

照片4:2020-01-15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正進行火棉膠塗佈工作(沈君帆、梁建裕攝影)。.jpg

照片4:2020-01-15高雄駁二典像濕版攝影工藝郭建良老師,正進行火棉膠塗佈工作(沈君帆、梁建裕攝影)。

照片5:玻璃塗佈好火棉膠,浸泡過硝酸銀液,正進行曝光準備(沈君帆、梁建裕攝影)。.jpg

照片5:玻璃塗佈好火棉膠,浸泡過硝酸銀液,正進行曝光準備(沈君帆、梁建裕攝影)。

照片6:2020-01-15郭建良老師在玻璃板底片曝光、顯影、定影完成之後,正進行烘乾工作。.jpg

照片6:2020-01-15郭建良老師在玻璃板底片曝光、顯影、定影完成之後,正進行烘乾工作。

照片7:2020-01-15郭建良老師在底片烘乾之後,上保護膜膠水。.jpg

照片7:2020-01-15郭建良老師在底片烘乾之後,上保護膜膠水。

照片8:2020-01-15郭建良老師把多餘的保護膜膠水吸乾。.jpg

照片8:2020-01-15郭建良老師把多餘的保護膜膠水吸乾。

先調整好焦距(照片3),接著將火棉膠完整覆蓋玻璃板(照片4),再放入硝酸銀中做浸泡,大約四到五分鐘後,底片的表面便會形成感光層,而當底片有了感光能力,就可以放入片匣進行拍攝(照片5)。

 

但底片製作完成後,可不是讓你喘息的時候,因為必須把握時間在五到十分鐘內拍攝,在拍攝後馬上在暗房中做顯影與定影的工作,之後以流動的清水沖洗,接著風乾或烘乾(照片6)、上保護漆(照片7與8),若沒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一連串的工序,照片的顯影效果就會變差。而這整個攝影過程都是在「濕」的狀態下,所以才會稱作濕版攝影

濕版攝影V.S乾版攝影

濕版攝影發明後約莫30年後,乾版攝影才被發明。而乾版攝影與濕版攝影最大的不同與革新在於能夠將製作底片與拍攝的工作分開來進行,可以先把底片製作好足夠的數量,再一起帶出去拍攝,而不用受限於空間跟時間。

除了時間能夠被更彈性的運用外,乾版攝影的特色在於拍攝出來的照片邊框呈現的是非常乾淨的切線,相反的濕版攝影則會有許多不可預測、不規則的花紋出現,像是暈染的效果。而這算是優勢或是劣勢就見仁見智了,因為乾版攝影乾淨的切線看起來很清楚、明確而整齊,但濕版攝影呈現的效果也會帶來驚喜感,讓每張照片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於喜愛濕版攝影的人而言,那種每次都有驚喜的暈染紋路,正是它詩意的地方吧,為那張照片留下獨特的印記,與照片的擁有者共同見證與紀錄了那一刻的美好(照片9與10)。

照片9:2020-01-15郭建良老師為游永福拍攝的濕版攝影完成了.jpg

照片9:2020-01-15郭建良老師為游永福拍攝的濕版攝影完成了。

照片10:2020-01-15游永福的濕版攝影照片完成品,左:負片,右:正片(游永福掃描)。.PNG

照片10:2020-01-15游永福的濕版攝影照片完成品,左:負片,右:正片(游永福掃描)。

湯姆生與濕版攝影

當我們在高雄駁二典像濕版工藝,一個這麼舒適的室內專業攝影空間中聽講解,在場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濕版攝影技術的複雜與不容易(照片1),那麼在1871年的當時,湯姆生又是如何帶著如此厚重的器材,在戶外進行如此繁瑣的拍攝工作呢?

 

根據游老師在《尋找湯姆生》一書中寫到,湯姆生每次都是重裝備出行、記錄台灣美景,因為必須將拍攝會用到的各種化學藥劑、器材帶在身上,背負重量超乎常人的想像。木箱相機加上腳架就有約32公斤的重量(照片2),再計算上湯姆生拍攝的不同規格、尺寸底片的總重量就有約180公斤的驚人數字;又加上簡單替換衣物與乾糧,總重量就超過200公斤了。由此可見,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照片是用多少汗水積累下來的。

然而,因為底片需要用大量的水持續沖洗的關係,因此推斷:在不方便的地方,湯姆生應該是先在底片表層上一層甘油保護底片,等到有水時才進行沖洗。因為底片上了甘油之後,大約能放置二到三天的時間,這樣湯姆生才會有足夠的時間拍攝他眼中捕捉到的美景,也才能留予世人見證時代的轉變與震撼。

如此吸引人,耗時又耗力的濕版攝影!

現在拍照技術的成熟與進步,讓大家都忘記以前要留下一張照片是多麼得來不易的事情,再按下快門的瞬間,一張照片就這樣生成,照片顯影的過程與原理是如何也沒有人會去探究,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毫無驚喜。

然而,當你接觸到了濕版攝影,你便會明白為什麼耗時又耗力、需浩大工程與時間壓力才能完成的拍攝,會如此吸引人?因為它能讓你看見影像顯影的瞬間,感受的那一刻呈現在眼前的驚喜與美好,這或許正是速食主義當道的現在,最缺乏也最需要的體驗吧。(2020-11-28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