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三十七
李專香菇芋筍粿包 詔安客游永福
資源分類:創新美食
資源名稱:李專香菇芋筍粿包
資源別稱:李專香菇芋筍粄
篩選理由:客家美食再創新
地 點:高雄市甲仙區和安街55號
經度緯度:120°35'21.78"E,23°04'95.1"N
上,照片1:以香蕉葉墊底的李專香菇芋筍包,既傳統又環保(2019,游永福)
歷史源流:
吳東昇行的家族先人,在日明治四十(1907)年即從苗栗頭份來到甲仙埔參與製腦產業,落地生根之後也有從事公職的,但公餘,一定都從事水田、旱田與山園的農務;家族成員一直禀持客家傳統刻苦耐勞的精神,農事家事樣樣精通。
照片2:香菇芋筍包外皮的內測,已經抹好油,準備包裹餡料了(2019,吳建宗)
老闆吳家襄先生的夫人李專女士,嫁入這樣的家族,耳濡目染之後,節慶美食也樣樣精通,舉凡甜粿、鹹粿、油飯、肉粽、鹼粽、粿包、肉包、素包、饅頭、湯圓、醬筍、脆梅與Q梅,都廣受歡迎,尤以融入在地芋頭與竹筍素材製作的香菇芋筍粿包,最具特色,讓吳東昇行儼然成為甲仙街區一景。
香菇芋筍粿包是以芋頭與朮米做皮,[1]朮米先磨漿再濾乾水分,削好的芋頭煮熟打爛,之後兩者充分揉搓即成。芋頭與朮米的比例約各半,若要芋頭香味濃郁一些,芋頭可以多一些;若要Q一點,朮米就要多一些──可隨各人喜好調整。餡料,季節性的麻竹筍或桂竹筍都好;而為了備用,李專會在竹筍產期把竹筍煮好放涼再真空包裝,就一整年都有筍子可以使用了。
照片3:香菇芋筍包外皮加上餡料後,即可一點一點收合外緣(2019,吳建宗)
除了竹筍,適量的乾香菇、麵皮絲、素火腿是一定要的。乾香菇與麵皮絲加一些熱開水悶軟之後切細,素火腿也切細。熱鍋之後,加油再熱,接著先將切細的乾香菇倒入鍋中翻炒爆香,之後加入麵皮絲與素火腿翻炒,香味撲鼻之後,再加入切細的筍絲與適量的鹽、糖、胡椒繼續翻炒,即是美味餡料了。此時將揉搓完成的芋頭與朮米大糰,分成若干小糰(需過磅控制大小),之後將小糰搓圓再壓扁,接著加入餡料收合外緣,即可進行最後一道工序──炊蒸,之後,便進入品頭論足美好「食」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