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置頂照片:民國四十八年燈盞火全貌(鄭添德提供,2020,游永福攝影).JPG

【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七十五

燈盞火 / 詔安客游永福

資源分類:一般器具

資源名稱:燈盞火

客語拼音:denˋzanˊfoˊ

資源別稱:燈盞、油盞、燈仔火、燈火、煤油燈

篩選理由:反映地方歷史變遷、時代特色及生活記憶

提 供 者:鄭添德

年    代:民國四十八(1959)年

保存狀態:不佳,金屬部分有三分之一油漆已經掉漆,且一部份已經生鏽

地    址:高雄市甲仙區林森路65

材質重量:金屬、玻璃。161.6g

形狀尺寸:圓柱體。金屬底座高度0.9cm,直徑6.7cm;玻璃瓶高度9.5cm,底部直徑4.5cm,開口直徑2.9cm。底座、玻璃瓶、燈芯蓋總高度12.5cm

置頂照片:民國四十八年燈盞火全貌(鄭添德提供,2020,游永福攝影)

照片1:民國四十八年燈盞火與燈芯樣貌(鄭添德提供,2020,游永福攝影).JPG

照片1:民國四十八年燈盞火與燈芯樣貌(鄭添德提供,2020,游永福攝影)

簡單敘述:

照明,向來是生活的重要環節,蠟燭、火把、燈盞火、電土燈,在電燈還未普及的山區都有人使用;燈盞火,亦即煤油燈,以其方便,一直廣為山民喜愛。

燈盞火的發展,從簡式進階到有玻璃燈罩,之後又出現有火焰大小調整鈕,接著又設計出多元造型與精緻樣貌,讓人目不暇給;其中,簡式燈盞火由於價格普及,最為庶民喜愛。甲仙收藏家鄭添德收藏的這一盞簡式燈盞火,是自家雜貨店──「錦昌商店」所販售,並實際使用過,由玻璃瓶、金屬座架與燈芯構成,可掛可拿,相當輕便。

照片2:鄭添德收藏的三種不同設計燈盞火(鄭添德提供,2020,游永福攝影).jpg

照片2:鄭添德收藏的三種不同設計燈盞火(鄭添德提供,2020,游永福攝影)

燈盞火使用的油是煤油,因為是洋人研發,所以又稱為「番仔油」;又由於煤油味道比較重,所以又有「臭油」的稱呼。煤油在燃燒時會產生黑煙,除了屋子會燻黑,也會讓燈下工作、用餐或讀書的朋友,鼻腔變成煙囪──這是曾經經歷者的難忘記憶。而即使鼻腔會變成煙囪,但是這隨風搖曳的燈火,卻溫馨了無數山民的心。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