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置頂照片:在高雄歷史博物館【甲仙尋奇˙甲仙文化體驗之旅】「芋見小林」活動中,來賓井然有序品嚐並推薦潘志明的野菜藥膳料理,大受歡迎的「翡翠白玉紅寶石」也有預先特寫(游永福攝影,2012-08-18).png

青春活路植物】之六

翡翠白玉紅寶石──野莧,是人間至寶 / 游永福

前言:二十年來,筆者與伙伴持續找時間進行〈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路徑踏查,目的除了釐清湯姆生拍攝影像的取景點今日何在與是否安在?更為調查與紀錄路徑沿線生態、環境、產業與人文等重要資源。野生植物,有的很有趣,可以賞玩;而野生食用植物,除了果實、花朵、嫩莖可以生吃,得以嘗鮮與野外求生,更可用來料理特色餐飲,抓住來賓的胃。植物有了產值,環境保護乃能水到渠成;生態越來越豐富,更能吸引人走訪。

置頂照片:在高雄歷史博物館【甲仙尋奇˙甲仙文化體驗之旅】「芋見小林」活動中,來賓井然有序品嚐並推薦潘志明的野菜藥膳料理,大受歡迎的「翡翠白玉紅寶石」也有預先特寫(游永福攝影,2012-08-18

植物名稱:野莧

食用部位:全珠

食用方式:熟食

食用等級:■優□良□可

一年四季都得見的野莧,民間稱之為「鳥莧仔」,原產熱帶美洲,英文名稱有「Slender Amaranth」、「Green Amaranth」、「Pakai」與「Honagainubiyu」等四個,學名為「Amaranthus viridis Linn.」,乃莧科Amaranthaceae)莧屬(Amaranthus植物。野莧,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鐵、鈣等礦物質,是不可多得好食物!更為特別的,是野莧的鐵與鈣含量比菠菜高,且不含草酸,所以鐵與鈣進入人體後,很容易就被吸收利用──由於有了上列可以強健身體及提高免疫力的效用在,所以野莧,乃又有「長壽菜」的稱呼。

民國一○二(2013)年119日,筆者的旗美社大臺灣線性文化遺產路徑甲仙埔至荖濃行程,在直瀨溪遇到了已經抽長了花穗的野莧,筆者介紹了野莧的花穗、嫩莖葉與幼苗都可以食用,且是營養豐富的野菜後,伙伴們來到荖濃社區享用劉媽媽團隊的在地風味晚餐,沒想到野莧料理就出現在餐桌上──這種談到什麼,就可品嚐到什麼的分享課程,會讓參與活動的朋友留下印象深刻;而當然,這都得預先安排。

最有特色的野莧料理,是出現在民國一○一(2012)年810月的【甲仙尋奇˙甲仙文化體驗之旅】「芋見小林」五梯次行程中,體驗活動的主辦單位是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委託單位是高雄市甲仙愛鄉協會,行程策劃、導覽與分工由筆者執掌。我們安排的「芋見小林」主廚,人稱「潘志明」,從小就喜歡看大人料理,看了還會問東問西,目的,就是要了解食材與料理的方法;由於一直對料理情有獨鍾,所以長大成家之後,一起上班的老婆回到家,只須負責看報紙配電視不用下廚,等志明的料理端上餐桌,還可以對著菜色品頭論足一番。

照片1:生長於荒野的野莧,已經長出穗狀花序,全珠都可食用都是寶(游永福攝影,2017-09-22).jpg

照片1:生長於荒野的野莧,已經長出穗狀花序,全珠都可食用都是寶(游永福攝影,2017-09-22

民國一○○(2011)年710月,橘子老師與旗美社大促成的「小林野菜藥膳風味餐研習班」開課了,禮請災後即答應幫忙的黃山高老師指導,在8週的研習中,潘志明每次回到家,都會依老師的教導重新用不同比例,甚至不同食材再料理一次,然後有請老婆品嚐評鑑,所以料理功夫一直不斷提升。果然,志明在「芋見小林」裡的野菜藥膳料理,由於食材獨特,且料理方式殊異,五次都獲得來賓盤底朝天的禮讚。而在志明開給筆者的菜單裡,也有一道野莧料理,用餐時只見大圓盤裡的勾芡野莧,搭配了仔魚與枸杞,深綠色的野莧加上白色仔魚與紅色枸杞,異常醒目,真是絕配!而甘甜的枸杞,則中和了野莧的微澀味道──這一道料理,志明標示了由黃山高老師命名的「翡翠白玉紅寶石」雍容菜名,就這樣,讓野莧大大方方躍上餐桌與廳堂。

野菜生命力旺盛,不用噴灑農藥,且能大大助益體力,若能風起雲湧帶動飲食風潮,環境便得以保護,對抒解糧食危機也會有所助益;當然,野菜的料理必須像志明一樣不斷精進,才能在臺灣線性文化遺產的〈湯姆生馬雅各之路〉上落地生根,為地方產出「綠金」。

 

 

arrow
arrow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