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置頂照片:初次在白雲仙谷現蹤的臺灣胡椒(胡椒科胡椒屬),闊心形大大葉片與手掌大小對比(游永福攝影,2022-09-24).JPG

〈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行動系列之十九

仲秋的白雲仙谷──植物篇 / 游永福

頂照片:初次在白雲仙谷現蹤的臺灣胡椒(胡椒科胡椒屬),闊心形大大葉片與手掌大小對比(游永福攝影,2022-09-24

「游永福帶你體驗空前絕後的約翰湯姆生超chill高雄溪谷之旅  ──白雲仙谷」──高雄市文化局的〈文博遶境-山林探險趣〉通告如是說,行程日期是2022924日。

此次行程,是由鄭添德與湯冠臻兩位老師,及執行單位的藍秀珠團隊,從龍鳳寺帶領來賓徒步前行,到達水泥橋即開始溯溪。體力退化的筆者我,則與文化局的林美秀美女在中途的珊瑚礁奇岩等候,再接續導覽,徒步總里程4.11公里。

照片1:白雲仙谷第三處開著淡雅花朵的毛果油點草(游永福攝影,2022-09-24).JPG

照片1:白雲仙谷第三處開著淡雅花朵的毛果油點草(游永福攝影,2022-09-24

白雲仙谷路徑,湯姆生在1871年這麼說:「這地方的岩石和植物,還能提供給地質學家或植物學家一個豐富的探索環境。」[1]所以,工作伙伴陸陸續續進行過十幾次植物調查;而二十餘年來,由於老農陸續退休,人為干擾越來越少,環境越來越自然,會有沒記錄到的物種出現很有可能。就在24日早上,等候當下筆者進行了走訪觀察,在左岸70度陡直頁岩上,發現開著淡雅花朵的百合科原生種植物──毛果油點草(照片1),於是白雲仙谷在兩處分布點之外又多了一處。

照片2:臺灣胡椒的細長腋生穗狀花序也如期伸出了,與中指大小對比(游永福攝影,2022-09-24).JPG

照片2:臺灣胡椒的細長腋生穗狀花序也如期伸出了,與中指大小對比(游永福攝影,2022-09-24

接著,十步之外的溪床上出現了「臺灣胡椒」(置頂照片)──這一臺灣原生種植物,是首次在白雲仙谷現蹤。臺灣胡椒,大大的葉片為闊心形,葉下細長的腋生穗狀花序也如期伸出了(照片2)。[2]臺灣胡椒,還是臺灣產胡椒屬植物中唯一的直立灌木。文獻這麼說:「雖然名為『臺灣胡椒』,卻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地區潮濕森林地。」此一「潮濕」條件,白雲仙谷此一分布點確實符合。本文發佈之後,朋友劉愛榮連結了9月14日《發現台東慢食》臉書社群,在社群〈 找回記憶中失落的「大圓葉胡椒」香氣 〉專文中, 對於臺灣胡椒與大圓葉胡椒此一異名同物植物,當地是食用葉片:「大圓葉胡椒和荖葉都是胡椒科的植物,荖葉滋味「鮮明嗆辣」,而大圓葉胡椒卻「溫婉清雅」。臺東的排灣族人會在溪蟹湯、蝸牛湯中加入大圓葉胡椒葉片提味;利嘉部落的卑南族人會以它來替代假酸漿葉包阿粨;崁頂部落的布農族人,則會以大圓葉胡椒葉子煮成淡淡甜甜的湯,再加入搗成粉的小米、不斷熬煮攪拌後,製作成新年祭女兒們回家時一起分享的小米年糕。」 2022-11-09補充

照片3:白雲仙谷白雲巷水泥橋前方的羅氏鹽膚木,幾年來一直都有蟲癭出現(游永福攝影,2022-09-24).JPG

照片3:白雲仙谷白雲巷水泥橋前方的羅氏鹽膚木,幾年來一直都有蟲癭出現(游永福攝影,2022-09-24

徒步與溯溪行程在白雲巷水泥橋劃下句點,快到水泥橋時,右側有幾株羅氏鹽膚木,都出現了蟲癭(即中藥「五倍子」的主要來源,照片3),一如20141019日筆者的記錄,其他路段的羅氏鹽膚木則無,不知為何蟲蟲只選擇這一區域寄生?

照片4:羅氏鹽膚木的果實為一層霜狀物包覆,還鹽巴一樣鹹鹹的,所以客家鄉親稱呼此樹為「鹽霜仔」(曾麗雲攝影,2019-11-12).PNG

照片4:羅氏鹽膚木的果實為一層霜狀物包覆,還鹽巴一樣鹹鹹的,所以客家鄉親稱呼此樹為「鹽霜仔」(曾麗雲攝影,2019-11-12

白雲仙谷,乃油礦溪支流所屬;支流因為有天然瓦斯露頭,點火即燃,所以早期稱呼為「火孔坑」。[3]到了1932年,或因為有伐木鋸板的經營,有了「內枋溪」新名。接著,因為樟腦產業回鍋製腦,又有木炭業經營,樟樹與林木砍伐之後,遍生羅氏鹽膚木陽性樹種,由於樹木的果實為一層霜狀物包覆,還鹽巴一樣鹹鹹的(照片4),所以客家鄉親稱呼此樹為「鹽霜仔」,溪流乃有了「鹽霜仔坑」的新名稱。

於是,湯姆生「這地方的岩石和植物,還能提供給地質學家或植物學家一個豐富的探索環境」裡的植物,陸續雍容浮上檯面。

 

[1] 《從地面到天空:臺灣在飛躍之中》,頁68

[2] 花期,每年712月。

[3] 坑,乃客家鄉親與閩南鄉親對小溪的稱呼。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umen2727 的頭像
    puumen2727

    日照甲仙埔

    puumen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