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一一三
民國四十年甲仙國民學校第六屆畢業生留影紀念照 / 陳淑卿
資源分類:老照片
資源名稱:民國四十年甲仙國民學校第六屆畢業生留影紀念照
客語拼音:
篩選理由:反映地方歷史變遷、時代特色及生活記憶
提 供 者:陳淑卿
年 代:民國四十(1951)年
保存狀態:已經褪色
地 址:民國高雄縣甲仙鄉文化路45號
材 質:相紙
置頂照片:民國四十年七月甲仙國民學校第六屆畢業生留影紀念照(陳淑卿掃描提供)
簡單敘述:
「甲仙國民學校」為現今「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國民小學」前身,根據該校官網學校沿革介紹[1],係創立於民國前五(1907)年(日明治四十年),校名為「蕃薯寮公學校甲仙埔分校」。民國十(1921)年(日大正十年)獲准獨立,改名為「甲仙公學校」。民國三十四(1945)年10月,臺灣光復改制為「甲仙國民學校」,此張照片就是這個時期拍攝的。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教,改名為「甲仙國民小學」。
這張照片為時任甲仙國民學校教員林文麗(1929-2022,照片中第一排左一)所珍藏,當年,她的父親林進有(1898-1971,廣)為甲仙鄉副鄉長。當時的校長為沈驥瑞(光復後第五任校長,任期為民國三十八年9月1日〜民國四十年10月31日)。照片中站在林文麗老師旁貌似小男生打扮的,就是沈校長的女兒沈若蘭,也就是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之母。林家珍藏的幾張照片中,可見沈若蘭皆是短髮裝扮,都依偎在林老師身邊
林文麗老師在2021年高齡93歲時,仍頭腦清明、記憶力極佳,還能跟子女指認出幾位照片中的同事,第一排右一翁秀英老師、右三彭阿庭老師、右四沈驥瑞校長、右六呂理鏞老師。現任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乃作育英才無數的彭阿庭老師長公子。呂理鏞老師,則是呂氏腦長家族後代,家族出了呂傳送、呂傳露、呂傳喜、呂莊氏娘妹與呂風坤等兩代五位製腦產業腦長;其中呂莊氏娘妹,以一介女性腦長來到人煙稀少且有出草之虞的山區,統領轄下腦灶與腦丁,確實具有相當能耐,堪稱女中豪傑──呂家此一光榮記錄,臺灣目前仍未出現第二例。
照片中第三排右五學生是陳幸雄,為光復後第一任甲仙庄長(任期1945-1946)及第一任鄉長(任期1946-1948)陳添運的公子。陳幸雄在民國65年於台北縣三重市光榮國小擔任體育老師,在校門口巧遇當年教過他的甲仙國小林文麗老師,而林老師住家就在光榮國小對面,更巧的是,林文麗的小女兒陳淑卿(1966年生),正好是陳幸雄教導的學生。這跨越世代、臺灣南北的緣分連結,真是巧妙!
當年芳齡22歲的林文麗老師,眉目清秀,有著一雙慧黠大眼,與她父親林進有目光炯炯的神韻極相像。高雅端莊、親切美麗是林文麗老師帶給學生的深刻印象;當年她教過的甲仙國小學生曾德松就說:「林老師是我小二的老師,當時覺得林老師很漂亮!」林老師曾教過的學生游秀葉,在2015年經由臉書輾轉獲知林老師的近況,游秀葉回憶這位小一時的啟蒙老師:「我在學期中從嘉義轉到甲仙國小就讀,很幸運遇到美麗又有愛心的好老師,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在幼小的心裡埋下永遠美好的記憶呢!」有情有義的游秀葉特地兩度從甲仙北上至台北探望高齡逾90的林老師,師生70年後再重逢,留下歡聚合影,令人動容。
照片左與右:林文麗老師在87歲身體仍硬朗之時,由二女兒陳淑珠陪同,歷經長途車程,從台北回到故鄉甲仙,滿面笑容挺直地站在甲仙國小前留影,相當難得(陳淑卿提供)
喜歡唱歌的林文麗老師,常在家裡哼唱當年她邊彈風琴邊教唱遊的歌曲,像是桃太郎、弟弟疲倦了、小小姑娘等曲目,每每憶起這段短暫但豐富的教學歲月,她總是笑容滿溢。林老師在87歲但身體仍硬朗之時,由二女兒陳淑珠陪同,歷經長途車程,相當難得的從台北回到故鄉甲仙,滿面笑容挺直地站在甲仙國小前留影,校舍校門已數次翻新,但舊時的美好記憶仍在她腦海中縈繞。
作者照片與簡介:陳淑卿,林進有外孫女,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曾任自由時報記者、台視文化公司常春月刊副總編輯,現在服務於好心肝基金會與好心肝門診中心。文筆洗鍊,筆鋒常帶感情,傳承林、陳兩家書香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