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福的甲仙普門】
最後的臺灣竹吹甲──山城甲仙的「普門刻字」
置頂照片:「台灣竹吹甲」上的「普門刻字」(攝影/游蕙嘉)
「就讀甲仙國中時,一支才7元的原子筆,竟然可以刻上密密麻麻的字,你這家店還真是令人懷念!」
「只是,這些一直珍藏在家裡的愛筆,一下子通通都被莫拉克洪流沖走了!」
對著普門老闆感傷說話的,是災後從台北回來故鄉服務,目前已經入住五里埔永久屋的小林社區營造員王于青小姐。
「三十歲出頭了吧?」
「是啊!」
于青提到了普門小店在原子筆上刻字的過往,也不經意透露了自己的年齡,因為,這是民國七十八(1989)年間的排隊刻字盛事了。
普門小店在筆上或禮品上刻字,始於民國六十六(1977)年的淡水經營時期。由於淡水地區有部隊,有工廠,也有很多學生,在退伍、升遷、離職、畢業、生日或金榜題名時,總會互贈鋼筆與原子筆搭配的對筆或大理石筆座為禮,在包裝之前,習慣刻字敘明某某留念,某某贈,中間則刻上好言好語來祝福。當時,對筆從250元起至2000元左右都有,大理石筆座的價位皆在300元至600元之間,由於刻字都是免費,所以還頗受歡迎。
或許,在藝術家眼裡,用掌上電動刻字機來刻字屬雕蟲小技,尤其是大理石筆座,面積較大,要刻字容易;然而筆類,面積小且筆桿是圓筒形的,想在上頭穩定刻字,有一定的難度,必須眼力與定力兩皆具足才行。
那麼,會不會有刻錯字的情形發生呢?
一定有。
由於負責刻字的是老闆,所以偶而閃神的錯誤損失,當然由店家自己吸收了。為了減少錯誤而致損失,老闆向來聚精會神做事的習慣,在不斷的專注刻字中更加強化,所以字,也越刻越順手。
民國七十七(1988)年,身心俱疲的普門老闆為了調養身體,將小店遷回甲仙,於九月邊整修店容邊營業。
「臺灣竹吹甲」﹙正反面﹚。攝影/游蕙嘉,合成/游心一
山間小城,人口有限,為了讓學生們認識這一新出現的書局,老闆特在白金牌於七十八年間新送達的BR-7素桿原子筆上刻字,以吸引客人。由於原子筆筆桿有藍、紅、黑、灰、白、淺藍、淺綠、淺黃、粉紅等九個顏色可供選擇,且每個字只收費一元,一傳十的結果,買筆刻字者越來越多;最後,老闆只得要求先以紙條寫好文字內容,接著依序排隊,在約定的時間前來領取。就這樣,沒多久時間甲仙國中的學子,幾乎人手都有數十支刻了字的BR-7原子筆;「普門」小店的名號,也在學子左一聲「普門」,右一聲「普門」的傳揚中為鄉人所知。
經過詢問, 于青小姐是民國七十八年上國一的,所以乃得恭逢刻字之勝了。
刻字的熱潮,前後持續了四年左右,會停止,除了新產品越來越多,有了更多元的選擇,最主要的還是老闆眼力逐漸退化,無法讓眼睛一直在小小的筆桿上做文章了。世間事,有了開始,總會有結束的時候,實在強求不得。只是想不到的倒是時隔二十餘年之後,竟然還會有人記得並提起舊事。
于青珍藏的刻了字的筆被大水沖走了!普門老闆自己,則一支也沒保留。那麼其他人手上的,又會筆落何方呢?
「台灣吹甲」上的「鳥聲十泡 茶」,攝影/游蕙嘉
去年,老闆遠嫁瑞士的姪女蕙嘉回臺灣省親,在娘家整理自己的收藏品時,發現了一支「臺灣竹吹甲」直笛,上頭刻了一首詩,詩題叫做「野宴」,詩的內容如下:
朝陽一圈
餅
鳥聲十泡
茶
風景百樣
菜
空氣千罈
酒
「灣吹甲」上的「游永福詩〈野宴〉」。攝影/游蕙嘉
這支竹吹甲,是普門老闆十餘年前送給好姪女蕙嘉的小禮物,重現之後,蕙嘉特別攝影存檔,才帶回瑞士。
竹吹甲上頭的刻字,算是老闆刻字生涯的最後之作了,雖然由於眼力退化的關係,字體已失工整,但在世事多變的今日,能留下這樣一件作品,也屬不容易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