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五
深山裡的奇蹟── 渡邊國重的甲仙埔製糖所 游永福
西元1907年12月25日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有「佐久間總督,昨夜泊於蕃薯寮深山的甲仙埔,隔日早上巡視製糖所,及新市街、公園、病院、製米所等處,石橋廳長以渡邊支配人等為先導……」[1]的一則報導,該報以「製糖所」來稱呼,顯然與清朝時期運用牛來拉動石車榨汁的老式「糖廍」有別,亦即是採用先進機器設備──這是甲仙地區最早的新式製糖所了。
照片1:渡邊國重以人工開挖的引水隧道,入口與溪床已經有7公尺落差(2004,許淑卿攝影)
那麼,誰有那麼大財力把機器運送到位處深山的甲仙埔,創設現代化的製糖所呢?當時,有製糖業背景的只有兩個人,即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的社長「荒井泰治」與支配人[2]「渡邊國重」。由於荒井泰治事業龐大,所以甲仙埔的樟腦產業都是由渡邊國重全權處理,也因此,日本時代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甲仙埔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招待所過夜之後,是由渡邊國重負責引導巡視,且是先巡視製糖所。那麼,甲仙埔製糖所由渡邊國重創設是沒有疑義的。
地圖1:昭和七(1932)年《甲仙油田地形及地質圖》之甲仙街區截取地圖裡的「製糖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0)
由於《臺灣堡圖》是1904年完成,所以1907年創設的製糖所尚未在地圖上出現,直至昭和七(1932)年由日本技師鳥居敬造、本間右京與淺岡隼太測繪的《甲仙油田地形及地質圖》[3]才現蹤,其位置,就在楠梓仙溪高灘地上(地圖1)。渡邊國重創設的製糖所,是以水車為動力,在楠梓仙溪上游以人工打通阿里關山南伸餘脈岩壁,接引溪水來驅動水車榨甘蔗汁。隧道長度約80公尺,高約2.3公尺,寬約1.5公尺,人都可以直立通行(照片1與2)。
後來,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改組,製腦權移轉,渡邊國重在明治四十三(1910)年11月正式離開阿里關庄四百四十一番地;改組之後的會社,則由明治四十二(1909)年3月1日轉寄留四百四十一番地,已經熟悉業務的新支配人平井勢次郎接手。此時,楠梓仙溪高灘地上的製糖所應該也由有財力的平井勢次郎承接;大正五(1916)年6月7日又由新支配人永井德照接手。[4]到了大正八(1919)年5月,為對抗人造樟腦衝擊,全臺灣的樟腦會社整併為「臺灣製腦株式會社」,會社從此專精樟腦本務,製糖所,乃由從竹南來到甲仙埔經商有成的翁朝接手。
照片2:糖廠引水道有高低落差設計,可加速水流衝力,好驅動水車(2004,陳誌誠攝影)
翁朝接手製糖所之後,「在製糖業發揮獨特之生意手腕」[5],業務蒸蒸日上;只是,在大正九(1920)年被日本官方選任甲仙庄長要職的翁朝,因為積勞成疾,於昭和十三(1938)年9月3日死亡,製糖所乃由27歲的晚輩翁樹發接手。翁樹發接手製糖所之後,經營狀況找不到相關資料,只知到了民國三十六(1947)年,製糖所是由朱萬成、李德松、張先德、吳起康、柯寶霧與黃連福等六位先生合股承接,名稱叫「甲步糖廠」,由於股東們對製糖作業不熟悉,產出的紅糖品質不佳,銷售不順的結果是虧錢,乃於民國四十(1951)年易主,由許榮華先生擔任董事長,廠名改為「華南糖廠」。許先生經營一段時間之後,由於楠梓仙溪溪床持續切割下降,引水日益困難,約在民國四十五(1956)年,改以60馬力發電機為動力驅動機器榨甘蔗;不幸的是民國四十八(1959)年糖廠慘遭回祿之災而停擺。直到民國五十(1961)年,才有高雄望族陳啟安先生接手重建經營,由林璞玉先生擔任董事長,廠名改為「仁信糖廠」(照片2);新團隊新氣象,該有風光未來,然因爪哇紅糖持續搶攻世界市場,使得臺灣紅糖積弱不振,民國五十二(1963)年3月製糖季結束後,糖廠宣告歇業,設備外移越南。從此,甲仙的冬季與春季,不再有飄香的空氣。[6]
照片3:荒廢的糖廠廠區,長出了菩提樹、鳳凰木及印度紫檀(游秀葉,2005)
照片4:民國98(2009)年8月10日,莫拉克洪流掃過之後的糖廠遺跡慘況(許淑卿攝影)
幾十年間,荒廢的廠區長出了菩提樹、鳳凰木及印度紫檀(照片3);然而民國九十八(2009)年,卻為莫拉克堰塞湖洪流全部回收,只留下「糖廍」老地名(照片4)。(2022-07-01潤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