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好客網路博物館】系列之五十六
日昭和11至17年間在マガツン巡視區 (經緯度120°35'14.33"E 23°04'54.03"N) / 詔安客游永福
資源分類:老照片
資源名稱:日昭和11至17年間在マガツン巡視區
客語拼音:ngidˋzeuˊfoˇsiib idˋzii siib qidˋngianˇgianˊdiマガツンsunˇsii kiˊ
提 供 者:江元慧
篩選理由:見證臺灣樟腦產業發展
年 代:日昭和十一至十七(1936-1942)年間拍攝
文物所在:高雄市甲仙區文化路90號
保存狀態:良好
材質重量:相紙。1g
形狀尺寸:長方形。高7.7cm,寬5cm
置頂照片:(左)江阿浪留影於マガツン巡視區(江元慧提供,2020,游永福掃描)。(右)江阿浪在マガツン巡視區照片裡的上衣擷取(江元慧提供,2020,游永福掃描)
簡單敘述:
苗栗後龍江氏家族,在日明治四十(1907)年12月來到甲仙埔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寄留,參與甲仙地區的樟腦產業,之後又轉赴嘉義廳科仔林、南投廳林杞埔街與集集街,及清水講山、阿緱廳邦腹溪與寶來溪、高雄州甲仙庄與旗山郡蕃地(今那瑪夏),及內門木柵、台南州南化庄與楠西庄、台中州南冷社與魚池庄等地,繼續參與樟腦產業,最後於日昭和十七年正式定居甲仙。總計在35年間共34度遷移,哪裡有樟樹就往哪裡去,可說是在樟樹綠洲間游牧。
地圖:〈六龜出張所蚊子只製腦地境界圖〉,23×35cm(圖資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圈示者:游永福,2023-01-27)-截取合併
照片人物是穿著唐裝的江家大家長江阿浪(1868-1953),拍照背景牆壁出現了一塊木牌,上頭有「マガツン巡視」幾個字──這是單位名稱,上下都有字沒出現。先來談「マガツン」幾個日文,音譯為「Mangacun」,漢文翻譯為「蚊子只」或「蚊仔只」,即今高雄市那瑪夏區瑪雅里。該單位全稱為「旗山郡甲仙監視區蚊子只巡視區」,設立時間為日昭和十一年4月30日至民國三十五(1946)年5月10日,那麼江阿浪這張照片會拍攝於什麼時候呢?江阿浪與マガツン發生關係,是在昭和十(1935)年4月26日轉寄留高雄州旗山郡蕃地マガツン社二十番戶開始,至昭和十七年6月離開;離開之後,於同月11日寄留並定居於甲仙庄東阿里關四六一番地──這兩段時間出現了交集時段,即昭和十一年4月30日至昭和十七年6月,所以可以說照片是拍攝於1936年至1942年之間。
從事樟腦產業很辛苦,在日本時代,能在山區製腦地區留下照片更是不容易,相當珍貴!